[发明专利]丝网印刷电极及其合成氯霉素分子印迹膜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1248.9 | 申请日: | 200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7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柴春彦;刘国艳;张挪威;李锋;刘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G01N30/56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高分子技术领域的丝网印刷电极及其合成氯霉素分子印迹膜的方法,本发明中将聚合液在一次性丝网印刷电极表面直接原位聚合过程中嵌埋模板分子,然后将模板分子洗脱,使分子印迹膜内部形成具有固定大小和形状的“空穴”及具有确定排列的功能基团,其对模板分子的立体结构具有记忆性,待测样品中的氯霉素分子能够与这种“空穴”特异性的结合,从而改变分子印迹膜的电化学性质,造成分子印迹膜的电导率增大,过膜电流增加。通过将覆盖有氯霉素分子印迹膜的丝网印刷电极与电流型传感器相连接,可以快速、灵敏的检测氯霉素的浓度。用此分子印迹膜检测氯霉素,样品前处理简单,检测时间短,抗干扰能力强,易于产业化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丝网 印刷 电极 及其 合成 氯霉素 分子 印迹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丝网印刷电极,包括:电极基片、接线端子、电极连线、工作电极、对电极、绝缘层、分子印迹膜片,在电极基片上,印制上接线端子、电极连线与工作电极连成一体的一条电极基体和接线端子、电极连线与对电极连成一体的另一条电极基体,两条电极连线相互平行,电极连线在电极基体的中间部分,其表面涂覆一层PVC绝缘体,其特征在于,工作电极的形状为圆形块状,对电极的形状为与工作电极同心相离的半圆环形块状,工作电极与对电极表面设有由分子印迹技术紫外聚合制备的分子印迹膜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20124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波诊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控式铁矿干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