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轴向移动的通孔式万向节精锻槽壳制坯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02923.X | 申请日: | 200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3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太良;万永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威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6 | 分类号: | B21J5/06;B21J13/02;F16D3/16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71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轴向移动的通孔式万向节精锻槽壳制坯的生产工艺,包括下料、加热,在制坯模中进行局部镦粗挤压,形成杆部和坯料盘部,所述的杆部由直径不等的圆柱形实体部分以及它们的过渡段构成,所述的过渡段为直径逐渐递减或递增的圆所形成的实体部分,杆部的最大直径和杆部总长度的乘积与杆部的体积差不小于法兰部反挤压形成的内孔体积;然后将该坯料放入终锻模膛内,在坯料盘部对坯料反挤压,坯料中心形成内孔球道,坯料盘部则挤压成型为产品的法兰部,锯底取长后整形。该发明主要解决现有锻造工艺中工艺余料比例较大的技术问题,节省了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向 移动 通孔式 万向节 精锻槽壳制坯 生产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可轴向移动的通孔式万向节精锻槽壳制坯的生产工艺,包括下料、加热,下料后的金属材料加热后,在制坯模中进行局部镦粗挤压,在封闭的型腔中镦粗形成杆部(1)和坯料盘部,所述的杆部(1)为圆柱形结构;然后将该预成型的坯料放入终锻模膛内,在坯料盘部对镦粗后的坯料反挤压,坯料中心形成内孔球道(3),坯料盘部则挤压成型为产品的法兰部(2),锯底取长后整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部(1)由直径不等的圆柱形实体部分以及它们的过渡段(5)构成,所述的过渡段(5)为直径逐渐递减或递增的圆所形成的实体部分,所述杆部(1)的最大直径和杆部长度的乘积与杆部的体积差不小于法兰部(2)反挤压形成的内孔体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威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威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20292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