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线辅助本体聚合法制备有机玻璃微流控芯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3769.8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4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魏邦国;刘婷;张鲁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B81C5/00 | 分类号: | B81C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线辅助本体聚合法制备有机玻璃微流控芯片的方法。本发明采用可控温红外线辅助本体聚合系统,将含少量热引发剂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于水浴中预聚,得到的铸模溶液直接夹在有机玻璃板和微流控芯片阳模间,在红外线的辐照下所述铸模溶液于0.5-1小时内完全聚合,得含微流通道的微流控芯片基片。基片经钻溶液连接孔后与有机玻璃盖膜或盖片通过热压封装,得有机玻璃微流控芯片成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化、简便和成本低廉的特点,能用于有机玻璃微流控芯片的批量低成本加工。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辅助 本体 聚合 法制 备有 玻璃 微流控 芯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红外线辅助本体聚合法制备有机玻璃微流控芯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红外线辅助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技术制备有机玻璃微流控芯片,包括下述步骤:1)将热引发剂溶解于甲基丙烯酸甲酯中,于水浴中加热预聚成甘油状铸模溶液;2)采用光刻与化学湿法蚀刻相结合的技术制作含微流控芯片微结构的硅片阳模,将步骤1)的铸模溶液浇在所述硅片阳模上,然后将一片有机玻璃片直接盖在铸模溶液上并置于可控温的红外线辅助聚合系统中;3)铸模溶液在红外线的促进下发生本体聚合反应,得含微流通道的微流控芯片基片;4)获得的微流控芯片基片经钻溶液连接孔后与有机玻璃盖膜或盖片通过热压封装,修边后得有机玻璃微流控芯片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20376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的万向节装置
- 下一篇:斜轧轧管机轧辊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