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体油气包裹体烃组分分析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224843.4 | 申请日: | 200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6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蒋启贵;饶丹;张渠;施伟军;张志荣;秦建中;王强;陈伟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8 | 分类号: | G01N30/08;G01N30/02;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刘明华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体油气包裹体烃组分分析装置,包括显微激光剥蚀系统、烃组分富集解吸系统和烃组分分离分析系统。应用此装置的分析方法为:在显微镜下确定用于实验的单体包裹体,使用激光剥蚀系统打开包裹体,无变化释放油气组分;释放的油气组分经过烃组分富集解吸系统处理后,随载气进入烃组分分离分析系统;根据分析需求,选择检测器对油气组分进行分析,确定其成分。通过此发明,能有效避免不同期次包裹体烃成分的混合,且在剥蚀过程中不使烃组分发生改变。此发明对痕量有机组分进行了有效富集以满足现有分析仪器的检测要求。另外,使用此发明还可以对单体油气包裹体进行气液态组分的全面分析,能更好地为油气地质勘探服务。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体 油气 包裹 组分 分析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单体油气包裹体烃组分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油气包裹体烃组分分析装置包括显微激光剥蚀系统、烃组分富集解吸系统和烃组分分离分析系统;所述显微激光剥蚀系统包括激光器、显微镜和样品剥蚀池;所述激光器与所述显微镜组装在同一台面上,所述激光器产生的激光光束通过所述显微镜的光路调整反射镜折射到显微镜的样品台上;所述样品剥蚀池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并置于所述样品台上;所述烃组分富集解吸系统包括进样器、收集用载气控制装置、可控富集解析器、分析用载气控制装置和排气装置;所述收集用载气控制装置包括收集用载气源和加热部件,通过管路,所述收集用载气气源依次与所述加热部件和样品剥蚀池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可控富集解析器采用可控温冷阱;所述分析用载气控制装置包括分析用载气源,通过管路,所述分析用载气源与所述进样器相连;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抽气泵,通过管路,所述排气泵与所述进样器相连;所述烃组分分离分析系统包括快速富集解析器、色谱柱箱、分析毛细柱和检测器;所述快速富集解析器采用冷阱,安装在所述色谱柱箱内,通过管路,所述快速富集解析器一端与所述进样器相连,另一端依次与所述分析毛细柱和检测器相连;所述检测器包括氢焰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所述显微激光剥蚀系统通过进样器一个接口和烃组分富集解吸系统连通,烃组分富集解吸系统再通过进样器另一个接口和烃组分分离分析系统连通;单体油气包裹体在所述显微激光剥蚀系统中被剥蚀打开后释放油气组分,此油气成分进入所述烃组分富集解吸系统,经过处理后再进入烃组分分离分析系统进行在线分析,最终得到各个组分的含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22484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