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形腔、重力振荡、红外转换式静态移动感知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6942.4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1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伯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伯良 |
主分类号: | G08B13/14 | 分类号: | G08B13/14;A45C13/24;H01H35/02;H03K17/79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洪***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球形腔、重力振荡、红外转换式静态移动感知传感器。现有箱包在静置被盗时,不能准确发出报警信号。本发明包括球形腔体16、红外线接收二极管17、底座7构成的红外接收、报警输出部分,和半球形重力块6、弹簧支架9、重力球14、尖形电极15、圆圈形电极4、电路板12、电池5、红外发射二极管3构成的垂直保持、重力振荡、红外腔内发射部分。当箱包被盗时,弹簧支架9上的重力球14晃动并振荡,尖形电极15、圆圈形电极4碰撞并导通三极管开关电路,使腔内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射红外线,壳体上红外接收二极受光并发出报警信号。本发明结构简单,用于箱包及其它物体和门窗防盗。加装无线发射模块或音响模块可远程防盗和独立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球形 重力 振荡 红外 转换 静态 移动 感知 传感器 | ||
【主权项】:
一种球形腔、重力振荡、红外转换式静态移动感知传感器,其特征是用一个球形壳体(2)构成球形腔(16)。在球形腔(16)内置放一个半球形重力块(6),其半球形重力块(6)的弧形底部,设若干个小的半圆形凸点(11),半球形重力块(6)的上部是个平面。在半球型重力块(6)上部的平面中间设一个弹簧支架(9),弹簧支架(9)的下端固定在半球形重力块(6)上,顶端设一个重力球(14),重力球(14)与弹簧顶端固定。在重力球(14)上套一个金属环,在金属环的外侧设四个等距水平指向外端的尖形电极(15)。设一个一定大的不导电的管形支架(13),管形支架(13)下端与半球形重力块(6)固定连接,将弹簧支架(9)、重力球(14)和尖形电极(15)结构体套在中间,并在管形支架(13)顶端设一个与管形支架(13)直径相等的圆圈形电极(4),圆圈形电极(4)与管形支架(13)顶端固定在一起。在管形支架(13)靠近圆圈形电极(4)的下面,安装两个红外线发射二极管(3),两管保持135度夹角,管子的发射窗水平指向外端。在圆球形壳体(2)上设6个受光孔(1),6个孔在圆球形外壳(2)表面上的距离彼此相等,并在每个孔安装一个红外线接收二极管(17),二极管顶端不露出球形壳体内腔壁(16)。在半球形重力块(6)上平面的一边安放电池(5)向电路板(12)供电。在半球形重力块(6)上平面的另一边安放电路板(12),电路板(12)上安装晶体三极管开关电路(图3)。将尖形电极(15)、圆圈形电极(4)、两个红外线发射二极管(3)、电池(5)等用导线引至电路板(12)上相应位置进行连接。将圆球形壳体(2)表面安装的6个红外线接收二极管(17)并联连接后,用导线接至传感器底座(7)作为信号输出线。圆球形壳体(2)做成两个对等的半球,其接合部(10)用丝扣形式连接。当球形腔、重力振荡、红外转换线静态移动感知传感器置放在箱包内使用时,箱包放置姿态发生倾斜,球形腔(16)内置的半球形重力块(6)将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滑动,直至和始终使弹簧支架(9)、重力球(14)结构体垂直于地面。当箱包被盗走拿动时,箱包发生水平移动,弹簧支架(9)在顶端重力球(14)的作用下发生晃动并振荡,其顶端的尖形电极(15)将振荡性的撞击圆圈形电极(4),使其连接在电路板(12)上的晶体三极管开关电路(图3)发生饱和、截止变化。晶体三极管开关电路(图3)设有延时电容,在第一次接通饱和后,即可以在设定的时间内,使电路中的红外线发射二极管(3)连续点亮,从而向球形腔(16)内延续发射红外线。此时嵌在球形壳体(2)受光孔(1)上的红外线接收二极管(17)将受光,并导通而向箱包电子报警装置发出报警指令。当移动停止后,弹簧支架(9)与重力球(14)的结构体停止振荡,尖形电极(15)与圆圈电极(4)不接触,红外线发射和接收均恢复关闭状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伯良,未经李伯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23694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番茄红素的萃取方法
- 下一篇:钙镁磷及过磷酸钙掺合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