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轴对称尾流撞击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9449.8 | 申请日: | 200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6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平;袁巍;李茂义;陆亚钧;周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在轴流压气机上的非轴对称尾流撞击发生器。该非轴对称尾流撞击发生器包括机匣、轮毂和进口导流叶片(IGV)。该非轴对称尾流撞击发生器的设计考虑到了压气机里强烈的无序的非定常漩涡流动损失。当合理安排进口导叶的数目和周向分布形式时,IGV的非轴对称尾迹能对下游转子流场产生有益的非定常耦合激励作用。与轴对称尾流撞击方案相比,非轴对称尾流撞击方案在保持了有益的高频激励信号的同时,引入了合适的低频方波激励信号和其它有益的副频激励信号,使得导叶尾迹更容易与压气机中的复杂涡系产生耦合激励作用,从而可以明显提高压气机的绝热效率,提高压气机的总压升和扩大压气机的稳定裕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对称 撞击 发生器 | ||
【主权项】:
1、一种非轴对称分布的尾流撞击发生器,包括:机匣(1)、轮毂(2)和进口直导流叶片(3),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所述非轴对称尾流撞击发生器在轴对称尾流激励发生器的基础上去掉了50%的进口直导流叶片(3),所剩下的进口直导叶(3)在周向上按照四个激励区(4)分布,分布有进口直导叶(3)的四个激励区(4)与没有导叶的四个缓冲区(5)分别相间分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23944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