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维和三维图像转换控制面板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1613.1 | 申请日: | 200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39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夏军;雷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6/02 | 分类号: | G02B26/02;G09G3/34;G09G3/20;H04N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1109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二维和三维图像转换控制面板涉及一种可以同时实现二维和三维图像显示方式的转换控制面板。在第一透明基板(19)上制作薄膜晶体管(11)阵列和驱动电极(18),在第二透明基板(13)的下表面设有第一疏水层(14),在第一疏水层(14)与驱动电极(18)之间为网状孔(15),在网状孔(15)内为第二疏水层(16),在第二疏水层(16)内为第一液体(22)和第二液体(17)形成的液体透镜单元,每个液体透镜单元至少对应一个薄膜晶体管(11)。通过行扫描电极(S1~SN)和列数据电极(D1~DM)的共同寻址,可以实现二维图像显示方式、二维和三维图像同时显示方式、三维图像立体感提高方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维和 三维 图像 转换 控制 面板 | ||
【主权项】:
1.一种二维和三维图像转换控制面板,其特征是:在第一透明基板(19)上制作薄膜晶体管(11)阵列和驱动电极(18),在第二透明基板(13)的下表面设有第一疏水层(14),在第一疏水层(14)与驱动电极(18)之间为网状孔(15),在网状孔(15)内为第二疏水层(16),在第二疏水层(16)内为第一液体(22)和第二液体(17)形成的液体透镜单元,每个液体透镜单元至少对应一个薄膜晶体管(1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2003161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