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式减震支柱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9400.2 | 申请日: | 200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72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晋荣 |
主分类号: | F16F9/16 | 分类号: | F16F9/16;F16F9/34;F16F9/32;B60G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50重庆市九龙坡***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液压式减震支柱,用在车辆的悬挂系统中,特别涉及一种用液体作为能量传递和减震介质的减震支柱。它包括有下缸筒〔1〕、下活塞臂〔2〕、下油封〔3〕、下活塞〔4〕、定位架〔5〕、防震密封垫〔6〕、控制阀板〔7〕、阻尼放液孔〔8〕、复位弹簧〔9〕、液体通道〔10〕、上活塞〔11〕、上油封〔12〕、上活塞臂〔13〕、支柱弹簧〔14〕、缸筒密封垫〔15〕、A液体室〔16〕、B液体室〔17〕、加液嘴〔18〕、排气嘴〔19〕、上缸筒〔20〕、弹簧固定盖〔21〕、液体〔22〕。其特征在于:设计了上下两套液压缸,即下缸筒〔1〕和上缸筒〔20〕,在两缸之间设计了控制阀板(7),并开有阻尼放液孔〔8〕,把下缸筒〔1〕隔离成A液体室〔16〕和B液体室〔17〕,且B液体室〔17〕的直径比A液体室〔16〕的直径大,并充满液体〔22〕。用液体〔22〕作为能量传递和减震介质;通过液体〔22〕的上下流动来控制控制阀板〔7〕的开与闭,达到传递震动能量,以及震动能量的缓慢释放。从而克服了现有减震支柱中,在压缩和伸展时,被拉成真空,影响性能,造成漏油的缺陷。并且不存在压缩阻尼力。极大地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与操控性。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式 减震 支柱 | ||
【主权项】:
1、一种液压式减震支柱,包括有下缸筒〔1〕、下活塞臂〔2〕、下油封〔3〕、下活塞〔4〕、定位架〔5〕、防震密封垫〔6〕、控制阀板〔7〕、阻尼放液孔〔8〕、复位弹簧〔9〕、液体通道〔10〕、上活塞〔11〕、上油封〔12〕、上活塞臂〔13〕、支柱弹簧〔14〕、缸筒密封垫〔15〕、A液体室〔16〕、B液体室〔17〕、加液嘴〔18〕、排气嘴〔19〕、上缸筒〔20〕、弹簧固定盖〔21〕、液体〔22〕;其特征在于:设计了上下两套液压缸,即下缸筒〔1〕和上缸筒〔20〕,而下缸筒〔1〕为一“T”形缸体,并用缸筒密封垫〔15〕与上缸筒〔20〕连接成一整体缸体,在下缸筒〔1〕的上半部安装有定位架〔5〕,并开有液体通道〔10〕,在定位架〔5〕上套有复位弹簧〔9〕和控制阀板〔7〕,在控制阀板〔7〕上开有阻尼放液孔〔8〕,控制阀板〔7〕把下缸筒〔1〕隔离成A液体室〔16〕和B液体室〔17〕,且B液体室〔17〕的直径比A液体室〔16〕的直径大,形成一“T”形缸体,并充满液体〔2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晋荣,未经黄晋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2009940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有齿形卡圈的铝塑管接头
- 下一篇:新型汽车刹车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