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源非接触式表面电位探头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8672.4 | 申请日: | 200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20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韩建伟;全荣辉;张振龙;黄建国;李小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2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存秀 |
地址: | 10008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源非接触式的表面电位探头,包括前端探头与电荷传感器通过转接头连接一体;前端探头由感应电极,参考电极,金属屏蔽壳和转接头组成;转接头内部电极套装在一绝缘片内,绝缘片安装在中空下绝缘块和尾端绝缘块之间,尾端绝缘块外壁上有螺纹;转接头的另一端与电荷传感器电连接,也可以与同轴电缆相接后经转接接上电荷传感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探头靠近对象物表面时,在感应电极上产生感应电荷,感应电荷量的大小与对象物表面电位大小有关;参考电极由于受到屏蔽不产生感应电荷;电荷传感器探测感应电极和参考电极间的电荷差量,得到对象物表面电位。本实用新型简化了表面电位探测系统结构,降低探测装置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无源 接触 表面 电位 探头 | ||
【主权项】:
1.一种无源非接触式表面电位探头,包括前端探头(106)和电荷传感器(10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探头(106)与所述的电荷传感器(105)通过一转接头(104)连接一体;所述的前端探头(106)由感应电极(101),参考电极(103),金属屏蔽壳(102)和所述的转接头(104)组成;其中所述的感应电极(101)为一金属片,由前端绝缘盖(312)固定在所述的前端探头(106)的金属屏蔽壳(102)上端口,一块导引金属片(302)设置在所述的感应电极(101)底面;一根外套弹簧(304)的第一金属杆(305)顶住所述的导引金属片(302),所述的第一金属杆(305)经第一导线(316)和第二电阻(317)连接到转接头内部电极(318),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转接头(106)电连接;所述的弹簧(304)安装在一块中空上绝缘块(314)内,所述的中空上绝缘块(314)与安装在前端绝缘盖(312)下的支撑绝缘块(303)固定在一起,一块中空下绝缘块(303)固定在所述的中空上绝缘块(314)下面,所述的参考电极(307)固定在所述的中空下绝缘块(306)中,经一第二金属杆(308)连接到一根第二导线(309)上,再经第二电阻(310)连通到一个转接头内部电极(318)上;所述的转接头内部电极(318)套装在一绝缘片(319)内,所述的绝缘片(319)安装在所述的中空下绝缘块(306)和尾端绝缘块(321)之间,所述的尾端绝缘块(321)外壁上有螺纹(320);所述的转接头(104)的另一端与电荷传感器(105)电连接,或与同轴电缆相接后经转接接上电荷传感器(105)电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2010867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