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水分离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3621.4 | 申请日: | 200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22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学;徐俊彦;杨渊博;纪艳青;李铁兵;刘卫鹏;宋立国;由春晖;吕兴利;王莉;单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开发区博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2 | 分类号: | B01D17/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 杰 |
地址: | 264006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油水分离机涉及一种液体分离装置,其目的是为了将机床冷却液箱中的油从冷却液中分离出来,保证冷却液能正常发挥冷却作用,其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油水分离装置和外壳,其中传动装置包括驱动轴、张紧轴、驱动托辊、张紧托辊和粘油带,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可调刮油板和分油盒,在张紧轴一端加装了张紧装置,使粘油带始终处于张紧状态,便于刮油板将油从粘油带上刮下,从刮油板上刮下的油水混合物进入分油盒,利用油和水的比重差异进行二次分离,提高分离效果和冷却液的利用率,在外壳两侧安装了浸入深度调节机构,可以根据冷却液箱中液面的高度调整浸入深度调节机构,使粘油带的采集面始终处于液面之下,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水 分离 | ||
【主权项】:
1、一种油水分离机,包括动力装置(1)、传动装置、油水分离装置和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驱动轴(3)、张紧轴(4)、驱动托辊(5)、张紧托辊(6)和粘油带(7),所述驱动轴(3)的一端安装在支撑端盖(8)上,所述支撑端盖(8)固定在外壳(2)的上部,所述驱动轴(3)的另一端与减速机(9)输出端连接,驱动轴(3)上套装有驱动托辊(5),所述外壳(2)下部两侧设有一对调节孔(10),所述张紧轴(4)的两端分别卡装在调节孔(10)上,张紧轴(4)靠近外壳(2)内壁的两端装有一对张紧装置,所述张紧托辊(6)安装在张紧轴(4)上,驱动托辊(5)和张紧托辊(6)上套装有粘油带(7),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可调刮油板(11)和分油盒(12),所述外壳(2)中部靠近粘油带(7)一侧设有开口(13),所述开口(13)中设有从内向外倾斜向下的刮油板支座(14),所述刮油板支座(14)上用定位螺丝(15)固定安装有可调刮油板(11),所述可调刮油板(11)的上端边缘与粘油带(7)相接触,所述分油盒(12)的中部装有垂直于分油盒底板(16)的一级沉淀分隔板(17),所述一级沉淀分隔板(17)与分油盒左、右侧壁(18、19)和分油盒底板(16)紧密连接,一级沉淀分隔板(17)的一侧上部边缘设有一段缺口(20),所述一级沉淀分隔板(17)和分油盒前侧壁(21)中部装有垂直于分油盒底板(16)的油液分隔板(22),所述油液分隔板(22)与一级沉淀分隔板(17)、分油盒前侧壁(21)紧密连接,油液分隔板(22)下端与分油盒底板(16)设有间隙(23),所述分油盒前侧壁(21)上端设有出油口(24),所述出油口(24)与缺口(20)位于油液分隔板(22)的同一侧,所述油液分隔板(22)另一侧的分油盒底板(16)上设有回液口(25),所述回液口(25)上装有导液管(26),所述导液管(26)上端装有收集口(27),所述分油盒左、右侧壁(18、19)、一级沉淀分隔板(17)和分油盒后侧壁(35)构成隔箱X,所述分油盒左侧壁(18)、分油盒前侧壁(21)、油液分隔板(22)和一级沉淀分隔板(17)构成隔箱Y,所述分油盒右侧壁(19)、分油盒前侧壁(21)、油液分隔板(22)和一级沉淀分隔板(17)构成隔箱Z,所述隔箱X位于刮油板支座(14)正下方,所述油水分离机还包括浸入深度调节机构,所述浸入深度调节机构包括支撑侧板(28)、调节螺丝(29)和调节把手(30),所述支撑侧板(28)上设有纵向调节孔(31),所述调节螺丝(29)固定在外壳(2)两侧,调节螺丝(29)穿过纵向调节孔(31)并与调节把手(30)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开发区博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开发区博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2023362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