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底泥柱状采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41079.7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48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肖飞;薛怀平;吴胜军;任宪友;厉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健 |
地址: | 430077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泥柱状采样装置,涉及土壤样品采集,尤其适合在底泥材质十分松散状况下、须保持采样原状的样品采集。该装置由手柄(1)、样品管(2)、和取样端(3)组成三部分组成。取样端(3)由旋转封闭结构(4)、取样端后管(6)、弹簧器(8)、取样端前尖头(9)、销钉(7)以及系绳(5)组成。本实用新型可在采样装置从底泥拔出过程中,严密封闭柱状采样管底部,有效防止材质松散的底泥样品流失,采集的底泥样品能较好保持原始性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水下底泥及湖心沉积物采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柱状 采样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底泥柱状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手柄(1)、样品管(2)、和取样端(3)组成;样品管(2)和手柄(1)均为中空的圆形管状结构,其内径与取样端后管(6)的后端内径相同,端头有螺纹可相互套接;取样端(3)由旋转封闭结构(4)、取样端后管(6)、弹簧器(8)、取样端前尖头(9)、销钉(7)和系绳(5)组成;取样端(3)由旋转封闭结构(4)、取样端后管(6)、弹簧器(8)、取样端前尖头(9)、销钉(7)以及系绳(5)组成;取样端后管(6)为硬质管状结构,旋转封闭结构(4)套合于取样端后管(6)之内;旋转封闭结构(4)和取样端后管(6)下端齐平;取样端后管(6)管壁与旋转封闭结构(4)套合部分,其内径与旋转封闭结构(4)外径相同;取样端后管(6)其管壁与旋转封闭结构(4)的非套合部分,其内径与旋转封闭结构(4)内径相同;旋转封闭结构(4)其上下端各为一硬质圆环,上下端圆环之间为由软质可弯曲薄层材料制成的圆筒体,并且圆筒体材料内有相互间隔的纵向刚性细棒作为支撑;刚性细棒端头均铰接于上下端圆环之上,并可绕铰接节点做多向转动;旋转封闭结构(4)上端圆环其边缘有对称的两个半圆形小突起,可匹配于取样端后管(6)内相应的取样端后管凹槽(10);取样端后管凹槽(10)的顶端与旋转封闭结构(4)打开状态时其上端圆环位置齐平,取样端后管凹槽(10)的底端与旋转封闭结构(4)关闭状态时其下端圆环位置齐平;旋转封闭结构(4)的下端圆环固定于取样端前尖头(9)的内壁;而取样端前尖头(9)则与取样端后管(6)下部相互套接,可相对于取样端后管(6)的轴心进行转动;取样端前尖头(9)为管状刚性结构管状,其前部为内径不变、外径向端头方向逐步减小的刚性管状结构,而其内径则与旋转封闭结构(4)的内径相同;取样端前尖头(9)的后部向外凸出,形成鼓状管壁,与取样端后管(6)的外壁构成空腔,弹簧器(8)安置于此空腔之内;弹簧器(8)的一端固定于取样端后管(6)的外壁,另一端固定于取样端前尖头(9)的内壁;弹簧器(8)的拉伸和回复可带动取样端前尖头(9)相对取样端后管(6)作180度转动;取样端前尖头(9)和取样端后管(6)的管壁对应位置设有小孔,利用销钉(7)穿孔可暂时固定弹簧器(8)的拉伸状态,保证取样端前尖头(9)和取样端后管(6)不发生相对旋转;销钉(7)根部有系绳(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2024107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