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拾取装置以及物镜光学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3307.8 | 申请日: | 200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9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健太郎;木村彻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7/135 | 分类号: | G11B7/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为了提供一种既小型又能够对不同种类的光信息记录介质良好地进行信息记录及/或再生的光拾取装置以及用于其中的物镜光学元件,物镜光学元件的光学功能面至少具有含光轴的中央区域和围着该中央区域的周边区域之2个区域,中央区域的光程差付与构造是重合了用高低差划分的环带形构造的第1中央基础构造和第2中央基础构造的构造,周边区域的光程差付与构造是重合了用高低差划分的环带形构造的第1周边基础构造和第2周边基础构造的构造。 | ||
搜索关键词: | 拾取 装置 以及 物镜 光学 元件 | ||
【主权项】:
1.一种光拾取装置,用从第1光源射出的波长λ1之第1光束、对具有厚度t1之保护层的第1光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形成聚光斑点,用从第2光源射出的波长λ2(λ1<λ2)之第2光束、对具有厚度t2(t1≤t2)之保护层的第2光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形成聚光斑点,用从第3光源射出的波长λ3(1.9×λ1<λ3<2.1×λ1)之第3光束、对具有厚度t3(t2<t3)之保护层的第3光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形成聚光斑点,其特征在于,备有由单透镜构成的物镜光学元件,同时,当以所述第1光束、第2光束及第3光束向所述物镜光学元件的入射光束倍率分别为m1、m2、m3时,m1、m2、m3略相等,所述物镜光学元件的光学功能面至少具有含光轴的中央区域和围着该中央区域的周边区域之2个区域,所述中央区域被用于对所述第1光信息记录介质、所述第2光信息记录介质及所述第3光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都形成聚光斑点,同时,所述周边区域只被用于对所述第1光信息记录介质、所述第2光信息记录介质及所述第3光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中、所述第1光信息记录介质及所述第2光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形成聚光斑点,所述中央区域上重合形成了第1中央基础构造和第2中央基础构造,所述第1中央基础构造是用高低差划分的环带形构造,其中,所述第1光束穿过时a次衍射光的光强度高于其他次数的衍射光的光强度,所述第2光束穿过时b次衍射光的光强度高于其他次数的衍射光的光强度,所述第3光束穿过时c次衍射光的光强度高于其他次数的衍射光的光强度,所述第2中央基础构造是用高低差划分的环带形构造,其中,所述第1光束穿过时x次衍射光的光强度高于其他次数的衍射光的光强度,所述第2光束穿过时y次衍射光的光强度高于其他次数的衍射光的光强度,所述第3光束穿过时z次衍射光的光强度高于其他次数的衍射光的光强度,所述周边区域上重合形成了第1周边基础构造和第2周边基础构造,所述第1周边基础构造是用高低差划分的环带形构造,其中,所述第1光束穿过时a次衍射光的光强度高于其他次数的衍射光的光强度,所述第2光束穿过时b次衍射光的光强度高于其他次数的衍射光的光强度,所述第2周边基础构造是用高低差划分的环带形构造,其中,所述第1光束穿过时x次衍射光的光强度高于其他次数的衍射光的光强度,所述第2光束穿过时y次衍射光的光强度高于其他次数的衍射光的光强度,所述a为奇数,所述x为偶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8001330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包油型多用途高性能去污增光剂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木蜡油及其配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