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cPLA2抑制活性的吲哚衍生物及其用途以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13661.0 | 申请日: | 200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9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友尾敏幸;中塚隆;林靖浩;片山丰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斯比奥制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D209/08 | 分类号: | C07D209/08;A61K31/404;A61K31/405;A61K31/4439;A61K31/5377;A61P1/00;A61P1/18;A61P9/10;A61P11/00;A61P11/04;A61P11/06;A61P11/08;A61P1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 昕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由式(I)表示的具有cPLA2抑制活性的化合物或其盐或其溶剂合物以及含有其作为有效成分的药物组合物、cPLA2抑制剂、各种脂质介体的产生抑制剂。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cpla sub 抑制 活性 吲哚 衍生物 及其 用途 以及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或其溶剂合物:
式中,R1表示(1)C6~C14芳香族烃基、(2)除碳原子以外还含有选自氮原子、硫原子和氧原子中1~4个杂原子的5~10元芳香族杂环基;或者(3)由上述的芳香族杂环与C6~C14芳香族烃环稠合形成的2环性或3环性的稠合多环基;此处,上述R1的基团(1)~(3)可以任意被选自下述物组(i)~(xxxiii)中1~5个基团取代:(i)卤原子;(ii)硝基;(iii)氰基;(iv)被选自卤原子、非取代或者被1~3个卤原子取代的C1~C6烷氧基、C1~C7酰氧基、羟基、非取代或者被1~3个卤原子取代的5~6元杂环、非取代或者被1~3个卤原子取代的5~6元杂环氧基、非取代或者被1~3个卤原子取代的C6~C14芳香族烃、以及非取代或者被1~3个卤原子取代的C6~C14芳香族烃氧基中1~3个基团取代的、或者非取代的C1~C6烷基;(v)非取代或者被1~3个卤原子取代的C2~C6烯基;(vi)非取代或者被1~3个卤原子取代的C2~C6炔基;(vii)C3~C6环烷基;(viii)羟基;(ix)被选自卤原子、非取代或者被1~3个卤原子取代的C1~C6烷氧基、C7~C16芳烷氧基、羟基、单-或者二-C1~C6烷基氨基、氨基甲酰基、单-或者二-C1~C6烷基氨基甲酰基、单-或者二-C7~C16芳烷基氨基甲酰基、羧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酰氧基、非取代或者被1~3个卤原子取代的5~6元杂环、非取代或者被1~3个卤原子取代的5~6元杂环氧基、非取代或者被1~3个卤原子取代的C6~C14芳香族烃、以及非取代或者被1~3个卤原子取代的C6~C14芳香族烃氧基中1~3个基团取代的、或者非取代的C1~C6烷氧基;(x)被选自卤原子、C1~C6烷基、C1~C6烷氧基、以及羟基中1~3个基团取代的、或者非取代的C6~C14芳香族烃氧基;(xi)非取代或者被1~3个卤原子取代的5~6元杂环氧基;(xii)C1~C5亚烷二氧基;(xiii)被选自卤原子、C1~C6烷氧基、羟基、单-或者二-C1~C6烷基氨基、氨基甲酰基、单-或者二-C1~C6烷基氨基甲酰基、单-或者二-C7~C16芳烷基氨基甲酰基、羧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酰氧基、非取代或者被1~3个卤原子取代的5~6元杂环、非取代或者被1~3个卤原子取代的5~6元杂环氧基、非取代或者被1~3个卤原子取代的C6~C14芳香族烃、以及非取代或者被1~3个卤原子取代的C6~C14芳香族烃氧基中1~3个基团取代的、或者非取代的C1~C6烷硫基;(xiv)非取代或者被1~3个卤原子取代的5~6元杂环硫基;(xv)氨基;(xvi)单-C1~C6烷基氨基;(xvii)二-C1~C6烷基氨基;(xviii)5~6元环状氨基;(xix)C1~C6酰基;(xx)羧基;(xxi)C1~C6烷氧基羰基;(xxii)氨基甲酰基;(xxiii)硫代氨基甲酰基;(xxiv)单-C1~C6烷基氨基甲酰基;(xxv)二-C1~C6烷基氨基甲酰基;(xxvi)非取代或者被1~3个卤原子取代的5~6元杂环羰基;(xxvii)磺基;(xxviii)C1~C6烷基磺酰基;(xxix)非取代或者被C1~C6烷氧基取代的C1~C6酰氨基;(xxx)C1~C6烷氧基羰基氨基;(xxxi)氨基磺酰基;(xxxii)单-或者二-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以及(xxxiii)非取代或者被1~3个卤原子取代的5~6元杂环磺酰基R2表示(1)氢原子、(2)C1~C6烷基、(3)C3~C6环烷基、(4)卤原子;R3表示(1)C6~C14芳香族烃基或者(2)除碳原子以外还含有选自氮原子、硫原子和氧原子中1~4个杂原子的5~10元芳香族杂环基,此处,上述R3的基团(1)~(2)可以任意被选自下述物组(i)~(x)中1~5个基团取代:(i)卤原子;(ii)非取代或者被1~3个卤原子取代的C1~C6烷基;(iii)C3~C6环烷基;(iv)羟基;(v)非取代或者被1~3个卤原子取代的C1~C6烷氧基;(vi)C1~C5亚烷二氧基;(vii)非取代或者被1~3个卤原子取代的C1~C6烷硫基;(viii)氨基;(ix)单-C1~C6烷基氨基、以及(x)二-C1~C6烷基氨基;R4表示(1)-CO2R5[式中,R5表示氢原子、C1~C6烷基或者C7~C16芳烷基]、(2)-COC(R6)3[式中,R6表示卤原子]、(3)-CONR7R8[式中,R7和R8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羟基、C1~C6烷基、C7~C16芳烷基、C1~C6烷氧基、C7~C16芳烷氧基、氰基或者四唑基]、(4)-CHO、(5)-CONHSO2R9[式中,R9表示氢原子、C1~C6烷基、非取代或者被1~3个C1~C3烷基取代的苯基或者C7~C16芳烷基]、(6)氰基、(7)四唑基、(8)异噁唑、(9)异噻唑、或者(10)羟基噻二唑;X1表示(1)羰基或者(2)亚甲基;X2表示(1)直链状、支链状或者环状的C1~C6亚烷基、或者(2)化学键;X3表示(1)直链状或支链状C1~C6亚烷基、(2)直链状或支链状C2~C6亚烯基、或者(3)直链状或支链状C2~C6亚炔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斯比奥制药株式会社,未经阿斯比奥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8001366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胞质磷脂酶A2的晶体结构以及用其来鉴定激动剂和拮抗剂的方法
- 作为胞液型磷脂酶的调制剂的甘油磷酸肌醇衍生物
- 针对PLA<SUB>2</SUB>的反义寡核苷酸、组合物及其应用
- 胞质磷脂酶A<SUB>2</SUB>抑制剂
- 新系列的磷脂酶A<SUB>2</SUB>抑制剂对痛觉过敏和脊髓PGE<SUB>2</SUB>释放的全身和鞘内效应
- 具有cPLA<sub>2</sub>抑制活性的吲哚衍生物及其用途以及制备方法
- 胞质磷脂酶A<sub>2</sub>抑制剂
- 用于可编程器件阵列的基于自旋转移矩的存储器元件
- PET、CPET、PLA及CPLA塑胶材料片材热成型方法及系统
- 丹酚酸A作为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抑制剂的新用途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