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型肝炎病毒抑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28704.X | 申请日: | 200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8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C·巴查德;M·贝雷码;D·H·戴昂;A·C·古德;J·古瑞奇;C·A·詹姆斯;R·拉威;O·D·洛裴兹;A·马特尔;N·A·米恩威尔;V·N·恩古颜;J·L·洛明;E·H·鲁迪格;L·B·辛德;D·R·圣罗伦;杨福康;D·R·兰利;王敢;L·G·哈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3/10 | 分类号: | C07D403/10;C07D403/14;A61K31/4164;A61P31/2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进;李连涛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公开涉及(4,4′-二咪唑基)联苯类组合物和用于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方法。还公开了含有这样的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和使用这些化合物治疗HCV感染的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肝炎 病毒 抑制剂 | ||
【主权项】:
一种化合物,所述化合物选自:(4,4′‑联苯二基双(1H‑咪唑‑4,2‑二基((1S)‑2‑甲基‑1,1‑丙烷二基)亚氨基((2S)‑1‑氧代‑1,2‑丙烷二基)))双氨基甲酸二甲酯;(4,4′‑联苯二基双(1H‑咪唑‑4,2‑二基((1S)‑2‑甲基‑1,1‑丙烷二基)亚氨基((2S,3R)‑3‑甲氧基‑1‑氧代‑1,2‑丁烷二基)))双氨基甲酸二甲酯;(4,4′‑联苯二基双(1H‑咪唑‑4,2‑二基((1S)‑2‑甲基‑1,1‑丙烷二基)亚氨基((2S)‑3‑甲基‑1‑氧代‑1,2‑丁烷二基)))双氨基甲酸二甲酯;(4,4′‑联苯二基双(1H‑咪唑‑4,2‑二基((1S)‑2‑甲基‑1,1‑丙烷二基)亚氨基((2S)‑4‑甲氧基‑1‑氧代‑1,2‑丁烷二基)))双氨基甲酸二甲酯;(4,4′‑联苯二基双(1H‑咪唑‑4,2‑二基((1R)‑2‑甲基‑1,1‑丙烷二基)亚氨基((2S)‑3‑甲基‑1‑氧代‑1,2‑丁烷二基)))双氨基甲酸二甲酯;(4,4′‑联苯二基双(1H‑咪唑‑4,2‑二基((1R)‑2‑甲基‑1,1‑丙烷二基)亚氨基((2S)‑1‑氧代‑1,2‑丙烷二基)))双氨基甲酸二甲酯;(4,4′‑联苯二基双(1H‑咪唑‑4,2‑二基((1R)‑2‑甲基‑1,1‑丙烷二基)亚氨基((2S)‑4‑甲氧基‑1‑氧代‑1,2‑丁烷二基)))双氨基甲酸二甲酯;(4,4′‑联苯二基双(1H‑咪唑‑4,2‑二基((1R)‑2‑甲基‑1,1‑丙烷二基)亚氨基((2S,3R)‑3‑甲氧基‑1‑氧代‑1,2‑丁烷二基)))双氨基甲酸二甲酯;(4,4′‑联苯二基双(1H‑咪唑‑4,2‑二基((1R)‑2‑甲基‑1,1‑丙烷二基)亚氨基((2R)‑3‑甲基‑1‑氧代‑1,2‑丁烷二基)))双氨基甲酸二甲酯;(4,4′‑联苯二基双(1H‑咪唑‑4,2‑二基((1S)‑2‑甲基‑1,1‑丙烷二基)亚氨基((2R)‑3‑甲基‑1‑氧代‑1,2‑丁烷二基)))双氨基甲酸二甲酯;N2‑(甲氧基羰基)‑N‑((1S)‑1‑(4‑(4′‑(2‑((2S)‑1‑(N‑(甲氧基羰基)‑L‑缬氨酰基)‑2‑吡咯烷基)‑1H‑咪唑‑4‑基)‑4‑联苯基)‑1H‑咪唑‑2‑基)‑2‑甲基丙基)‑L‑缬氨酰胺;((1S,2R)‑2‑甲氧基‑1‑(((2S)‑2‑(4‑(4′‑(2‑((1S)‑1‑((N‑(甲氧基羰基)‑O‑甲基‑L‑苏氨酰基)氨基)‑2‑甲基丙基)‑1H‑咪唑‑4‑基)‑4‑联苯基)‑1H‑咪唑‑2‑基)‑1‑吡咯烷基)羰基)丙基)氨基甲酸甲酯;((1S)‑3‑甲氧基‑1‑(((2S)‑2‑(4‑(4′‑(2‑((1S)‑1‑((N‑(甲氧基羰基)‑O‑甲基‑L‑高丝氨酰基)氨基)‑2‑甲基丙基)‑1H‑咪唑‑4‑基)‑4‑联苯基)‑1H‑咪唑‑2‑基)‑1‑吡咯烷基)羰基)丙基)氨基甲酸甲酯;((1S)‑2‑((2S)‑2‑(4‑(4′‑(2‑((1S)‑1‑((N‑(甲氧基羰基)‑L‑丙氨酰基)氨基)‑2‑甲基丙基)‑1H‑咪唑‑4‑基)‑4‑联苯基)‑1H‑咪唑‑2‑基)‑1‑吡咯烷基)‑1‑甲基‑2‑氧代乙基)氨基甲酸甲酯;N2‑(甲氧基羰基)‑N‑((1R)‑1‑(4‑(4′‑(2‑((2S)‑1‑(N‑(甲氧基羰基)‑L‑缬氨酰基)‑2‑吡咯烷基)‑1H‑咪唑‑4‑基)‑4‑联苯基)‑1H‑咪唑‑2‑基)‑2‑甲基丙基)‑L‑缬氨酰胺;((1S,2R)‑2‑甲氧基‑1‑(((2S)‑2‑(4‑(4′‑(2‑((1R)‑1‑((N‑(甲氧基羰基)‑O‑甲基‑L‑苏氨酰基)氨基)‑2‑甲基丙基)‑1H‑咪唑‑4‑基)‑4‑联苯基)‑1H‑咪唑‑2‑基)‑1‑吡咯烷基)羰基)丙基)氨基甲酸甲酯;((1S)‑3‑甲氧基‑1‑(((2S)‑2‑(4‑(4′‑(2‑((1R)‑1‑((N‑(甲氧基羰基)‑O‑甲基‑L‑高丝氨酰基)氨基)‑2‑甲基丙基)‑1H‑咪唑‑4‑基)‑4‑联苯基)‑1H‑咪唑‑2‑基)‑1‑吡咯烷基)羰基)丙基)氨基甲酸甲酯;((1S)‑2‑((2S)‑2‑(4‑(4′‑(2‑((1R)‑1‑((N‑(甲氧基羰基)‑L‑丙氨酰基)氨基)‑2‑甲基丙基)‑1H‑咪唑‑4‑基)‑4‑联苯基)‑1H‑咪唑‑2‑基)‑1‑吡咯烷基)‑1‑甲基‑2‑氧代乙基)氨基甲酸甲酯;(4,4′‑联苯二基双(1H‑咪唑‑4,2‑二基((1S)‑2‑甲基‑1,1‑丙烷二基)亚氨基((2S)‑1‑氧代‑1,2‑丙烷二基)))双氨基甲酸二甲酯;(4,4′‑联苯二基双(1H‑咪唑‑4,2‑二基((1S)‑2‑甲基‑1,1‑丙烷二基)亚氨基((2S,3R)‑3‑甲氧基‑1‑氧代‑1,2‑丁烷二基)))双氨基甲酸二甲酯;(4,4′‑联苯二基双(1H‑咪唑‑4,2‑二基((1S)‑2‑甲基‑1,1‑丙烷二基)亚氨基((2S)‑3‑甲基‑1‑氧代‑1,2‑丁烷二基)))双氨基甲酸二甲酯;(4,4′‑联苯二基双(1H‑咪唑‑4,2‑二基((1S)‑2‑甲基‑1,1‑丙烷二基)亚氨基((2S)‑4‑甲氧基‑1‑氧代‑1,2‑丁烷二基)))双氨基甲酸二甲酯;(4,4′‑联苯二基双(1H‑咪唑‑4,2‑二基((1R)‑2‑甲基‑1,1‑丙烷二基)亚氨基((2S)‑3‑甲基‑1‑氧代‑1,2‑丁烷二基)))双氨基甲酸二甲酯;(4,4′‑联苯二基双(1H‑咪唑‑4,2‑二基((1R)‑2‑甲基‑1,1‑丙烷二基)亚氨基((2S)‑1‑氧代‑1,2‑丙烷二基)))双氨基甲酸二甲酯;(4,4′‑联苯二基双(1H‑咪唑‑4,2‑二基((1R)‑2‑甲基‑1,1‑丙烷二基)亚氨基((2S)‑4‑甲氧基‑1‑氧代‑1,2‑丁烷二基)))双氨基甲酸二甲酯;(4,4′‑联苯二基双(1H‑咪唑‑4,2‑二基((1R)‑2‑甲基‑1,1‑丙烷二基)亚氨基((2S,3R)‑3‑甲氧基‑1‑氧代‑1,2‑丁烷二基)))双氨基甲酸二甲酯;(4,4′‑联苯二基双(1H‑咪唑‑4,2‑二基((1R)‑2‑甲基‑1,1‑丙烷二基)亚氨基((2R)‑3‑甲基‑1‑氧代‑1,2‑丁烷二基)))双氨基甲酸二甲酯;(4,4′‑联苯二基双(1H‑咪唑‑4,2‑二基((1S)‑2‑甲基‑1,1‑丙烷二基)亚氨基((2R)‑3‑甲基‑1‑氧代‑1,2‑丁烷二基)))双氨基甲酸二甲酯;N2‑(甲氧基羰基)‑N‑((1S)‑1‑(4‑(4′‑(2‑((2S)‑1‑(N‑(甲氧基羰基)‑L‑缬氨酰基)‑2‑吡咯烷基)‑1H‑咪唑‑4‑基)‑4‑联苯基)‑1H‑咪唑‑2‑基)‑2‑甲基丙基)‑L‑缬氨酰胺;((1S,2R)‑2‑甲氧基‑1‑(((2S)‑2‑(4‑(4′‑(2‑((1S)‑1‑((N‑(甲氧基羰基)‑O‑甲基‑L‑苏氨酰基)氨基)‑2‑甲基丙基)‑1H‑咪唑‑4‑基)‑4‑联苯基)‑1H‑咪唑‑2‑基)‑1‑吡咯烷基)羰基)丙基)氨基甲酸甲酯;((1S)‑3‑甲氧基‑1‑(((2S)‑2‑(4‑(4′‑(2‑((1S)‑1‑((N‑(甲氧基羰基)‑O‑甲基‑L‑高丝氨酰基)氨基)‑2‑甲基丙基)‑1H‑咪唑‑4‑基)‑4‑联苯基)‑1H‑咪唑‑2‑基)‑1‑吡咯烷基)羰基)丙基)氨基甲酸甲酯;((1S)‑2‑((2S)‑2‑(4‑(4′‑(2‑((1S)‑1‑((N‑(甲氧基羰基)‑L‑丙氨酰基)氨基)‑2‑甲基丙基)‑1H‑咪唑‑4‑基)‑4‑联苯基)‑1H‑咪唑‑2‑基)‑1‑吡咯烷基)‑1‑甲基‑2‑氧代乙基)氨基甲酸甲酯;N2‑(甲氧基羰基)‑N‑((1R)‑1‑(4‑(4′‑(2‑((2S)‑1‑(N‑(甲氧基羰基)‑L‑缬氨酰基)‑2‑吡咯烷基)‑1H‑咪唑‑4‑基)‑4‑联苯基)‑1H‑咪唑‑2‑基)‑2‑甲基丙基)‑L‑缬氨酰胺;((1S,2R)‑2‑甲氧基‑1‑(((2S)‑2‑(4‑(4′‑(2‑((1R)‑1‑((N‑(甲氧基羰基)‑O‑甲基‑L‑苏氨酰基)氨基)‑2‑甲基丙基)‑1H‑咪唑‑4‑基)‑4‑联苯基)‑1H‑咪唑‑2‑基)‑1‑吡咯烷基)羰基)丙基)氨基甲酸甲酯;((1S)‑3‑甲氧基‑1‑(((2S)‑2‑(4‑(4′‑(2‑((1R)‑1‑((N‑(甲氧基羰基)‑O‑甲基‑L‑高丝氨酰基)氨基)‑2‑甲基丙基)‑1H‑咪唑‑4‑基)‑4‑联苯基)‑1H‑咪唑‑2‑基)‑1‑吡咯烷基)羰基)丙基)氨基甲酸甲酯;和((1S)‑2‑((2S)‑2‑(4‑(4′‑(2‑((1R)‑1‑((N‑(甲氧基羰基)‑L‑丙氨酰基)氨基)‑2‑甲基丙基)‑1H‑咪唑‑4‑基)‑4‑联苯基)‑1H‑咪唑‑2‑基)‑1‑吡咯烷基)‑1‑甲基‑2‑氧代乙基)氨基甲酸甲酯;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时美施贵宝公司,未经百时美施贵宝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80128704.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配杀虫剂
- 下一篇:一种路径计算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