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嵌合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32483.3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5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竹中达史;中田明;梶原彰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F16H5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嵌合构造具备:动力传递部件(323),动力传递到该动力传递部件,且该动力传递部件包括在外周缘部隔开间隔设置的第1以及第2齿部(161、162);以及与动力传递部件(323)嵌合的嵌合部件(600),该嵌合部件以包围动力传递部件(323)的周围的方式配置,且形成有接纳第1齿部(161)的第1凹部(163)以及接纳第2齿部(162)的第2凹部(164),在第1齿部(161)的外侧面与第1凹部(163)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形成为,比第2齿部(162)的外侧面与第2凹部(164)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大,在第1齿部(161)的外侧面与第1凹部(163)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能够弹性变形的缓冲部件。 | ||
搜索关键词: | 嵌合 构造 | ||
【主权项】:
一种嵌合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嵌合构造具备:动力传递部件(323),动力传递到该动力传递部件,且该动力传递部件包括在外周部隔开间隔形成的第1齿部(161)以及第2齿部(162);以及与上述动力传递部件(323)嵌合的嵌合部件(600),该嵌合部件以包围上述动力传递部件(323)的周围的方式配置,且形成有接纳上述第1齿部(161)的第1凹部(163)以及接纳上述第2齿部(162)的第2凹部(164),在上述第1齿部(161)的外侧面与上述第1凹部(163)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能够弹性变形的缓冲部件(170),上述第1齿部(161)的外侧面与上述第1凹部(163)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形成为,比上述第2齿部(162)的外侧面与上述第2凹部(164)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8013248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无线通信方法
- 下一篇:资源管理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