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汽油中苯含量的分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1011.9 | 申请日: | 200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5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战胜;李杨;郭春刚;张犇;张春庆;杜玉升;王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G31/00 | 分类号: | C10G31/00;B01D61/36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降低汽油中苯含量的分离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其特征是采用苯优先透过的分离膜将汽油原料切割成两种馏分,即苯含量较汽油原料低的贫苯馏分6和苯含量较汽油原料高的富苯馏分7。贫苯馏分6收率为90%时,其苯含量的脱除率在40%以上,作为低苯清洁汽油的调和组分。富苯馏分7在膜的渗透侧的表面汽化,经冷凝器8冷凝后作为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苯的生产原料,从而在保持苯的化工产品价值的前提下,获得低苯清洁汽油的调和组分。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降低汽油苯含量,生产低苯清洁汽油的调和组分,适应环保法规对汽油苯含量日益严格的限制,同时获得化工产品苯的原料,从而提高炼化企业效益,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汽油 含量 分离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降低汽油中苯含量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汽油原料被苯优先透过的分离膜切割成两种馏分,即苯含量较汽油原料低的贫苯馏分(6)和苯含量较汽油原料高的富苯馏分(7);贫苯馏分(6)在膜的渗余侧获得,作为低苯清洁汽油的调合组分;富苯馏分(7)在膜的渗透侧的表面汽化,经冷凝器(8)冷凝后收集,作为化工产品苯的生产原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1101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