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统一计算设备架构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3236.8 | 申请日: | 200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5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柱;赵大哲;冯朝路;栗伟;王艳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00 | 分类号: | G06T1/00;G06T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辰;马 敬 |
地址: | 110179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统一计算设备架构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基础数据,根据成像分辨率确定网格化结果数据规模;根据网格化结果数据规模获得K空间卷积窗口及窗内所有元素的坐标;依次根据K空间卷积窗内每一个元素的坐标获得该元素的轨迹值,应用所述每个元素的轨迹值依次和K空间中心点的轨迹值计算欧氏距离;若所获得的欧氏距离小于第一阈值,则结合所述基础数据对该元素值所对应的基础数据中的采样数据进行卷积计算,获得网格化计算结果数据;对所述网格化计算结果数据进行反傅里叶变换,获得图像数据。本发明很好的解决了基于CUDA的由基础数据计算卷积窗口在并行处理时导致的网格化数据写-写冲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统一 计算 设备 架构 技术 图像 处理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统一计算设备架构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基础数据,根据成像分辨率确定网格化结果数据规模;根据所述网格化结果数据规模获得K空间卷积窗口及窗内所有元素的坐标;依次根据所述K空间卷积窗内每一个元素的坐标获得该元素的轨迹值,应用所述每个元素的轨迹值依次和K空间中心点的轨迹值计算欧氏距离;若所获得的欧氏距离小于第一阈值,则结合所述基础数据对该元素值所对应的基础数据中的采样数据进行卷积计算,获得网格化计算结果数据;对所述网格化计算结果数据进行反傅里叶变换,获得图像数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1323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