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缺陷边界值变化次数的IC缺陷分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20850.7 | 申请日: | 200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7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侠;周文;高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956 | 分类号: | G01N21/956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王品华;黎汉华 |
地址: | 71007***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集成电路缺陷进行分类的方法。其步骤为,首先计算缺陷的灰度值MA,并根据灰度值将缺陷分为多余物缺陷和丢失物;再次对没有缺陷的标准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然后对多余物缺陷和丢失物缺陷同时进行3×3全1矩阵的膨胀运算,并利用标准图像二值化的结果,计算不同缺陷在陷膨胀运算后的边界值变化次数;最后根据缺陷的边界值变化次数对不同缺陷进行细分,即对于丢失物缺陷,当边界值变化次数小于等于2时,为互连线上的孔洞缺陷,否则为断路缺陷;对于多余物缺陷,当边界值变化次数大于2时,为短路缺陷,否则为背景中的多余物缺陷。本发明具有分类方法简单、速度快、正确率高,能够在集成电路和电路板产品的各个时期对缺陷分类。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缺陷 边界 变化 次数 ic 分类 方法 | ||
【主权项】:
1. 一种基于缺陷边界值变化次数的IC缺陷分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计算缺陷的灰度值MA,并根据灰度值将缺陷分为多余物缺陷和丢失物缺陷两类;(2)对没有缺陷的标准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3)对多余物缺陷和丢失物缺陷同时进行3×3全1矩阵的膨胀运算,并利用标准图像二值化的结果,计算不同缺陷在陷膨胀运算后的边界值变化次数;(4)根据缺陷的边界值变化次数对不同缺陷进行细分,即对于丢失物缺陷,当边界值变化次数小于等于2时,为互连线上的孔洞缺陷,否则为断路缺陷;对于多余物缺陷,当边界值变化次数大于2时,为短路缺陷,否则为背景中的多余物缺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2085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