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加工中心速度优化与平滑运动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3391.8 | 申请日: | 2009-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5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福;周明;汪霖;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江南电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3/00 | 分类号: | G05D13/00;G05B19/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翠兰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加工中心的速度优化与平滑运动控制方法,涉及高速加工技术领域。高速加工中心要求进给速度达40m/min,加速度达2g,而且要求机床在进行微小段加工时能平稳运行。该方法由进给速度优化、前加减速控制两步骤构成。速度优化考虑了加工段拐角因素和机床速度、加速度的约束,为保证计算实时性,通过相关性分析获得了简化的整数优化模型,并根据决策变量对目标函数影响程度的主次分析,给出了简化模型分步优化各决策变量的解析计算公式。本发明的速度优化与平滑运动控制方法,在不改变原数控系统控制软件结构的情况下,能够使高速加工中心的进给速度平稳衔接。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加工 中心 速度 优化 平滑 运动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高速加工中心速度优化与平滑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方法分为进给速度优化和前加减速控制两个步骤;所述的进给速度优化包括以下步骤:1)进给速度约束条件预计算高速加工中,为了保证进给速度的平滑运动控制,相邻加工段的转接点速度、加工段的进给速度、相邻两插补周期的进给速度变化量均应不大于其相应的最大允许值,为此,根据加工段拐角限制,各轴进给速度和进给加速度限制,圆弧半径误差限制,计算转接点速度上限、加工段内最大进给速度和最大进给速度变化量约束条件;l(h)段与l(h+1)段的转接点速度上限vemax,h为:v e max , h = min { v e max , h ( 1 ) , v e max , h ( 2 ) , v max ( arc ) } - - - ( 1 ) ]]> 其中,v e max , h ( 1 ) = min Λ = x , y , z { v Λ max / | e Λe , h | , v Λ max / | e Λs , h + 1 | } , ]]>v e max , h ( 2 ) = min Λ = x , y , z { a Λ max T / | e Λs , h + 1 - e Λe , h | } , ]]>v max ( arc ) = 8 R e R / T , ]]> vΛmax和aΛmax分别为Λ(Λ=x,y,z)轴最大允许速度和最大允许加速度,ee,h=(exe,h,eye,h,eze,h)T为l(h)段终点的单位方向矢量,es,h+1=(exs,h+1,eys,h+1,ezs,h+1)T为l(h+1)段起点的单位方向矢量,T为插补周期,R和eR分别为圆弧插补半径和最大半径误差;l(h)段的段内最大进给速度vmax,h为:v max , h = min { v max , h ( 1 ) v max ( arc ) } - - - ( 2 ) ]]> 其中,v max , h ( 1 ) = min Λ = x , y , z { v Λ max / max i = x , y , z { | e Λi , h | } } , ]]> ei,h=(exi,h,eyi,h,ezi,h)T为l(h)段第i个插补周期轨迹处的单位方向矢量;l(h)段最大进给速度变化量Δvmax,h为:Δ v max , h = min Λ = x , y , z { a Λ max T / max i { | e Λi , h | } } - - - ( 3 ) ]]> 2)速度序列特征值预计算加工段l(h)的进给速度序列{vi}(0≤i≤N)由加速段(i=0,1,2,...,N1),匀速段(i=N1+1,...,N2)和减速段(i=N2+1,...,N)三部分组成,实际仅需计算加速段的v0和v1,匀速段速度vN1+1,减速段的vN-2,vN-1和vN,以及N共7个特征值;3)进给速度优化参数预计算进给速度优化参数包括进给速度序列长度最优值K*,速度调整参数最优值Δv*和k*,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Δv(N)*,k(N)*)和f(N)*为序列长度K=N时的进给速度简化模型最优解及其相应的目标函数最小值,(Δv(N-1)*,k(N-1)*)和f(N-1)*为序列长度K=N-1时的进给速度简化模型最优解及其相应的目标函数最小值;所述的前加减速控制采用S加减速规律,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根据S加减速规律迭代计算第i个插补周期的进给速度初始值vi(i=0,1,...,K*),然后根据所求得进给速度优化参数(K*,Δv*,k*),按照下式计算进给速度优化值![]()
v ~ i * = v 0 , i = 0 v i + Δ v * + 1 , 1 ≤ i ≤ k * v i + Δ v * , k * + 1 ≤ i ≤ K * - 1 Σ i = K N v i - ( K * - 1 ) Δ v * - k * , i = K * - - - ( 5 ) ]]> 采用优化后的进给速度进行插补运算,实现了进给速度的高速、平滑衔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苏州江南电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苏州江南电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2339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促进股骨颈骨折愈合的中药药物
- 下一篇:一种矩形槽加载曲折波导慢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