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形成熔接痕的塑料试样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7012.2 | 申请日: | 200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3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赵东明;汪倩文;郁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禾盛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和昌电器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和昌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3/08;B29C45/26;B29C45/27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形成熔接痕的塑料试样模具,该模具包括静模板、型腔板及动模板,在型腔板上设有可以模塑标准拉伸试样的型腔、与型腔相连通的浇口及与浇口相连通的分流道,沿型腔长度方向,在型腔的两端均设置浇口。采用两头进浇的方式,使熔融的塑料材料进浇后在模具型腔的中间部位熔合,从而通过成型后的样条,得以观察成型材料熔接痕的情况;对试样进行拉伸试验,则可用数据表征熔接痕对特定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进而为材料改性及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形成 熔接 塑料 试样 模具 | ||
【主权项】:
一种可形成熔接痕的塑料试样模具,包括静模板、型腔板及动模板,在型腔板上设有可模塑标准拉伸试样的型腔、与型腔相连通的浇口及与浇口相连通的分流道,其特征在于:沿型腔长度方向,在型腔的两端均设置浇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禾盛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和昌电器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和昌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禾盛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和昌电器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和昌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2701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