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有限反馈的协作中继波束形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9240.3 | 申请日: | 2009-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2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杨绿溪;赵睿;李春国;仲崇显;俞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4 | 分类号: | H04B7/04;H04B7/06;H04B7/08;H04B7/02;H04L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1109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基于有限反馈的协作中继波束形成方法适用于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一个发射机、多个中继和一个接收机,发射机配置多根天线,每个中继都配置单根天线,接收机配置多根天线,多个中继相互协作并采用放大转发协议;整个通信过程在两个时隙完成,在第一时隙,发射机对数据流进行发射波束形成后广播给所有中继,在第二时隙,所有中继根据来自接收机的包含码字标号和功率放大因子的有限反馈信息确定分布式波束形成的码字,然后多个中继将接收信号经各自码字分量处理后转发给信宿;通过码本设计和码字更新算法来完成码本的设计,中继根据每次信道条件从该码本中选择能使接收机瞬时信噪比最大的码字作为波束形成向量。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有限 反馈 协作 中继 波束 形成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有限反馈的协作中继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适用于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一个发射机、多个中继和一个接收机,发射机配置多根天线,每个中继都配置单根天线,接收机配置多根天线,多个中继相互协作并采用放大转发协议;整个通信过程在两个时隙完成,在第一时隙,发射机对数据流进行发射波束形成后广播给所有中继,在第二时隙,所有中继根据来自接收机的包含码字标号和功率放大因子的有限反馈信息确定分布式波束形成的码字,然后多个中继将接收信号经各自码字分量处理后转发给信宿;通过码本设计和码字更新算法来完成码本的设计,中继根据每次信道条件从该码本中选择能使接收机瞬时信噪比最大的码字作为波束形成向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2924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杀虫化合物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自主调温的仪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