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升降输送辊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3905.8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5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鲍光辉;杨念记;龚国华;任乐;赵亚萍;孙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华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3/00 | 分类号: | B65G13/00;B65G13/02;B65G13/12;B65G4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28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输送辊道装置,特征是:由框架与基础预埋铁焊接成刚性结构,油缸和油缸连接螺母推动安装架带动第二摆臂绕连接滚筒做转动;第二摆臂与第一摆臂通过第二连接螺杆、第一连接架连接;第二摆臂和第一摆臂转动过程中导致翻转滚筒升起;减速机通过减速机安装板与基础预埋铁焊接成刚性结构;滚子链将第一链轮、第三链轮间连接;滚子链将第一链轮间连接;平键将第三链轮固定于翻转滚筒上;减速机转动带动第二链轮转动,第二链轮转动带动第一链轮转动;第一链轮转动带动相应的第三链轮转动。本发明减速机可直接置于地面基础上,无需挖坑处理,减速机电机功率可变化,通用性强,大动力,受力良好的升降输送辊道装置。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输送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升降输送辊道装置,其特征是采用第一摆臂(1)通过第一锁紧螺柱(71)、螺母(72)与第一连接架(3)连接;第一连接架(3)通过第二连接螺杆(31)、螺母(69)、弹簧垫圈(70)连接;第一链罩(5)通过螺栓(6)、弹簧垫圈(7)、平垫圈(8)与第一链罩支架(9)固定;第一链罩支架(9)通过螺栓(10)、弹簧垫圈(11)、平垫圈(12)与框架(4)固定;第二链罩(17)通过点焊与第一链罩(5)现场连接;油缸(18)通过第二锁紧螺柱(82)、螺母(83)与框架(4)连接;油缸(18)与油缸连接螺母(54)螺纹连接;油缸连接螺母(54)通过螺栓(55)、弹簧垫圈(56)、平垫圈(57)、螺母(58)与安装架(81)固定;第二摆臂(20)与安装架(81)固定;第二连接架(19)通过第一锁紧螺柱(71)、螺母(72)与第二摆臂(20)连接;第二摆臂(20)通过第一连接螺杆(2)与第一连接架(3)连接;第三链罩(21)通过螺钉(74)、弹簧垫圈(75)与第三链罩支架(73)固定;第三链罩支架(73)与第一摆臂(1)、第二摆臂(20)固定;隔套(23)、轴承(24)通过第二轴承盖(79)、螺栓(76)、弹簧垫圈(77)、平垫圈(78)固定于第一链轮(37);轴用挡圈(22)将隔套(23)、轴承24(22件)连接于连接滚筒(30);挡盖(25)通过螺栓(26)、弹簧垫圈(27)、平垫圈(28)将第三链轮(59)固定于翻转滚筒(29)上;连接滚筒(30)通过带座轴承(32)、螺栓(33)、弹簧垫圈(34)、平垫圈(35)、斜垫(36)、螺母(38)与框架(4)连接;第二链轮(44)通过滚子链(39)与第一链轮(37)连接;盖板(40)用螺栓(41)、弹簧垫圈(42)、平垫圈(43)将第二链轮(44)固定于减速机(45)上;减速机(45)通过螺栓(47)、弹簧垫圈(48)、平垫圈(49)与减速机安装板(46)固定,减速机安装板(46)现场焊接与基础预埋铁上;第四链罩(50)通过第二链罩支架(51)固定于框架(4)上;滚子链(52)将第一链轮(37)、第三链轮(59)间连接;滚子链(53)将第一链轮(37)间连接;平键(60)将第三链轮(59)固定于翻转滚筒(29)上;轴承透盖(61)、第一轴承盖(65)通过螺栓(62)、弹簧垫圈(63)将轴承(64)固定于第一摆臂(1)、第二摆臂(20)上;螺栓(66)、弹簧垫圈(67)、螺母(68)将连接滚筒(30)与第一摆臂(1)、第二摆臂(20)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华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华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3390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