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谐波抑制混频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5379.9 | 申请日: | 200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2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辉;陈超;李红;张萌;徐震;李闯;王昊;时龙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D7/12 | 分类号: | H03D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谐波抑制混频器,采用一组混频核心电路与时变负载级联,在本振及负载控制时序的作用下实现谐波抑制混频功能,该混频器主要包括主体混频级、时变负载级、时变负载控制时钟产生电路三部分:由混频级和时变负载级各自的时变特性函数相乘来实现传统三相谐波抑制混频器的三相混频功能,从而达到谐波抑制的作用。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的谐波抑制混频器具有功耗低、谐波抑制比高、失配低、思路新颖、电路结构简单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谐波 抑制 混频器 | ||
【主权项】:
一种谐波抑制混频器,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组混频核心电路与时变负载级联,在本振及负载控制时序的作用下实现谐波抑制混频功能,该混频器主要包括主体混频级、时变负载级、时变负载控制时钟产生电路三部分:主体混频级主要包括射频放大第一PMOS管(M1),第二PMOS管(M2),第三PMOS管(M3)、第四PMOS管(M4)、第五PMOS管(M5)、第六PMOS管(M6)和第一负载电阻(R1)、第二负载电阻(R2);时变负载级主要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相对应的第七NMOS开关管(M7)和第八NMOS开关管(M8);其中,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的阻值为第一负载电阻(R1)、第二负载电阻R2的0.707倍;时变负载控制时钟产生电路以本振4倍频率信号作为输入信号,经一路反相二分频电路和一路四分频电路分别产生时变负载控制时钟信号和本振信号;主体混频级和时变负载级一起构成了谐波抑制混频器主体电路部分,其中第一PMOS管(M1),第二PMOS管(M2)的栅极分别接射频输入信号的正负级,源极接电源(VDD),第一PMOS管(M1)的漏极接第三PMOS管(M3)、第四PMOS管(M4)的源极;第二PMOS管(M2)的漏极接第五PMOS管(M5)、第六PMOS管(M6)的源极。第三PMOS管(M3)、第六PMOS管(M6)的栅极接本振信号正极(L0+),第四PMOS管(M4)、第五PMOS管(M5)的栅极接本振信号负极(L0-);第一负载电阻(R1)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第三电阻(R3)、第五PMOS管(M5)的漏极;第二负载电阻(R2)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第四PMOS管(M4)、第六PMOS管(M6)的漏极;第七NMOS开关管(M7)和第八NMOS开关管(M8)的源端接地,栅极接时变负载控制时钟(T1);第三电阻(R3)的一端接第七NMOS开关管(M7)的漏极,另一端接第五PMOS管(M5)、第三PMOS管(M3)的漏极;第四电阻(R4)的一段接第八NMOS开关管(M8)的漏极,另一端接第四PMOS管(M4)、第六PMOS管(M6)的漏极;第三PMOS管(M3)、第五PMOS管(M5)的漏极为混频器输出端正极,第四PMOS管(M4)、第六PMOS管(M6)的漏极为混频器输出端负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3537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