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浆料用超细铜粉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3043.7 | 申请日: | 200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3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康根;王岳俊;曹艳;蒋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20 | 分类号: | B22F9/20;B22F9/22;B22F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08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浆料用超细铜粉的制备方法。先用一种化合物对铜的氧化物进行包覆处理,然后在高温下还原被包覆的铜的氧化物以制备铜粉,最后对所得铜粉进行高温致密化处理。本发明克服了气相法与液相还原法制备铜粉在制备成本和产品性能上存在的缺点,是一种粒径可控、分散性好、致密度高、晶型成熟,符合多层陶瓷电容器电极用超细铜粉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短,适用于铜粉的工业化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浆料 用超细铜粉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导电浆料用超细铜粉的制备方法,包括:a、得到具有较小的粒径、粒径分布窄、分散性好的铜的氧化物;b、将铜的氧化物进行包覆处理;c、将铜的氧化物包覆体进行高温还原;d、将还原所得的粉末颗粒进行高温收缩致密化处理;e、洗涤包覆层,收集成品,其特征是:a、将平均粒径为0.1~5.0μm、分散性好的铜的氧化物粉末和纯水加入反应器中均匀分散,制成固含量1-50g/L的悬浊液;b、将含量为1~50g/L的金属盐溶液与碱溶液缓慢加入反应器中,持续搅拌反应10-200min,使其沉淀包覆于铜的氧化物粉末表面;对包覆完成后的悬浊液进行固液分离,以纯水洗涤包覆体数次,再用无水乙醇清洗后干燥;c、将干燥后的包覆体置入还原炉,于温度为120~500℃下用还原剂还原0.1-10h;d、而后在300~1000℃保温0.5-10h进行收缩致密处理;e、待炉温降至室温,取出瓷舟,用稀硫酸清洗粉体表面的包覆物,再以纯水洗涤数次,最后用无水乙醇清洗后干燥得到铜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4304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任务的同步机器人组
- 下一篇:自动升降料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