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NOX固态排渣煤粉燃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6547.4 | 申请日: | 2009-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7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郑雯平;潘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题桥纺织染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5/00 | 分类号: | F23C5/00;F23D1/00;F23N1/02;F23N5/00;F23L1/00;F23L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114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NOX固态排渣煤粉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老锅炉底部的炉排拆除,成为纯炉膛,或制造一台纯炉膛的锅炉,在纯炉膛的底部或一侧安装至少一台燃烧器,启动一次风机,一次风和煤粉通过一次风/煤粉管进入燃烧器,使一次风和煤粉进入燃烧室后充分燃烧,同时火焰检测器自动进入监测、连锁保护、调节防凝渣三次风幕调节阀、二次风调节阀,防凝渣三次风幕喷管喷出的风在高温耐火层内壁形成风幕,二次风通过二次风旋流导向器和二次风稳焰旋流导向器进入燃烧室,二次风旋流方向与轴流发生器旋流方向一致,与已经一次风燃烧过的煤粉再次混合后燃烧,使煤粉更充分燃烧,本发明的优点是既可燃烧低灰熔点的煤,又能烧烧高灰熔点的煤。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o sub 固态 排渣煤粉 燃烧 方法 | ||
【主权项】:
1. 一种低NOX固态排渣煤粉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将老锅炉底部的炉排拆除,成为纯炉膛(19),或制造一台与燃烧器匹配的纯炉膛(19)的锅炉,在纯炉膛(19)尾部安装空气预热器(18)和省煤器(17),纯炉膛(19)上端通过管道与空气预热器(18)连接,空气预热器(18)下端与省煤器(17)连接;第二步,在纯炉膛(19)的底部或一侧安装至少一台燃烧器(10),与纯炉膛(19)相通,每一台燃烧器(10)的进口端连接一次风/煤粉管(9)一端,一次风/煤粉管(9)另一端通过第一减震喉管(8)分别与软接头(6)和一次电动机比例调节阀(11)一端连接,一次电动机比例调节阀(11)另一端通过一次分管(14)、第二减震喉管(8)与一次风机(15)连接,软接头(6)另一端与螺旋气动输送泵(7)连接,软接头(6)上端通过冲板流量计(5)与电动密封下料机(4)下端连接,电动密封下料器(4)上端通过手动闸板阀(3)与煤粉仓(2)连接,煤粉仓(2)上端分别安装防爆门(1)和呼吸阀,并与制粉系统连接,燃烧器(10)端部二、三次风室通过防凝渣三次风幕调节阀(12)和二次风调节阀(13)与空气预热器(18)连接;第三步,打开手动闸板阀(3)和电动密封下料器(4),启动一次风机(15),一次风和煤粉通过一次风/煤粉管(9)、轴流发生器(25)进入燃烧器(10),启动轴流发生器(25)和自动点火装置(39),调节调节手轮(22)从而调节喷嘴锥体(26)和喷嘴扩散器(27)之间的开度,使一次风和煤粉进入燃烧室(35)后充分燃烧,同时火焰检测器(38)自动进入监测、连锁保护,调节防凝渣三次风幕调节阀(12)、二次风调节阀(13),防凝渣三次风幕喷管(30)喷出的风在高温耐火层(34)内壁形成风幕,二次风通过二次风旋流导向器(31)和二次风稳焰旋流导向器(32)进入燃烧室(35),二次风旋流方向与轴流发生器旋流方向一致,与已经一次风燃烧过的煤粉再次混合后燃烧,通过观火孔(17)和火焰检测器(18)掌握燃烧过程,并及时调节调节手轮(22),使煤粉更充分燃烧,高温烟气进入纯炉膛(19),燃烧烬的煤粉灰从炉膛底部排出;第四步,高温烟气进入纯炉膛(19),通过锅炉受热面烟道被吸收利用,燃烬的煤粉灰粉从纯炉膛(19)底部的自动除灰器(16)排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题桥纺织染纱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题桥纺织染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4654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