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离管端的中间管板与管子胀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7995.6 | 申请日: | 2009-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4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蔡慈平;王晓光;蔡德敏;乐思娣;龚胜芳;袁敏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谊集团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B21D5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 31104 | 代理人: | 陈忠安;应云平 |
地址: | 20141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子与管板的胀接工艺,包括:(1)根据胀接类型,中间管板上开设或不开设管板孔槽;(2)中间管板和管子端部之间设置液袋胀接芯棒;(3)按中间管板和管子端部之间距离确定液袋胀接芯棒位置,调节液袋胀接的胀接压力,将胀管头插入到胀接位置,开启液压开关使液袋套管迅速膨胀,使管子产生塑性变形,中间管板产生弹性变形,从而达到贴胀或强度胀接的效果。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管子沿管壁方向的硬度分布均匀,管束受力小,连接可靠。胀接质量可靠稳定。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操作方便,可连续作业。管子端部与胀接位置之间的距离可达5m。特别适合用于厚管板的胀接。胀接位置定位简便准确。 | ||
搜索关键词: | 远离 中间 管子 工艺 | ||
【主权项】:
远离管端的中间管板与管子胀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胀接类型,中间管板[2]上开设或不开设管板孔槽[3];(2)中间管板[2]和管子[1]端部之间设置液袋胀接芯棒[4];(3)按中间管板[2]和管子[1]端部之间距离确定液袋胀接芯棒[4]位置,调节液袋胀接的胀接压力,将胀管头插入到胀接位置,开启液压开关使液袋套管[5]迅速膨胀,使管子[1]产生塑性变形,中间管板[2]产生弹性变形,达到贴胀或强度胀接的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谊集团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谊集团装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4799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