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的内河船舶监管系统的监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5870.8 | 申请日: | 2009-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3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董丽华;董耀华;张巍;钱汉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3/00 | 分类号: | G08G3/00;G07C9/0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朱妙春 |
地址: | 2001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RFID的内河船舶监管系统的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提供采用微波频段的RFID技术的电子标签,在内河船舶上安装所述的电子标签,通过读写器读写电子标签内的信息实现对内河船舶的管理和监控;数据中心接收若干读写器上传的船舶通航记录,对数据进行去重复、清理等操作,并保存,以提供给其他内河港航管理系统使用。在大量船舶通航信息中,以航道为统计目标,统计内河航道各时段船舶流量、船舶密度和船舶平均航行速度;以船舶为统计目标,绘制船舶航行轨迹,得到船舶运行轨迹特征;由船舶通航信息经加工为船舶航行轨迹记录,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内河交通网中的拥堵路段,辅助内河港航建设决策。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内河 船舶 监管 系统 监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RFID的内河船舶监管系统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法:1)在内河船舶上安装采用微波频段的RFID电子标签;2)在检查站附近部署读写器,通过读写器读写所述的方法1)的电子标签内的信息,采集船舶通航信息;通过船舶上电子标签的ID,确认船舶身份;再读取电子标签内的指定信息,获取船舶类型、船舶归属地、船舶目的地、船舶所经检查站点等信息,在报港签证系统中,完成该船舶报港和签证操作;再将信息写入电子标签,完成船舶的不停船报港签证;3)数据中心接收若干所述的方法2)的读写器上传的船舶通航记录,对数据进行去重复、清理等操作,并保存,以提供给其他内河港航管理系统使用;4)在大量船舶通航信息中,以航道为统计目标,统计内河航道各时段船舶流量、船舶密度和船舶平均航行速度;以船舶为统计目标,绘制船舶航行轨迹,得到船舶运行轨迹特征;5)由船舶通航信息经加工为船舶航行轨迹记录,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内河交通网中的拥堵路段,辅助内河港航建设决策;6)提供基于RFID技术的内河船舶监管系统,其包括现场层、基础通信层、数据集成处理层和应用层,所述的现场层包括电子标签和读写器;所述的数据集成层,以RFID中间件形式存在,对数据进行清理、处理、保存、统计;所述的应用层包括内河港航管理系统中的船舶报港签证系统和辅助决策系统,以数据挖掘方法获取辅助决策信息;7)基于RFID技术的内河船舶监管系统采用分布式的B/S架构,在数据中心部署数据集成层,在其他客户端部署应用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5587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