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耕作侵蚀测定磁性示踪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9976.5 | 申请日: | 2009-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3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72 | 分类号: | G01N27/72;G01B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004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耕作侵蚀测定方法,该法采用磁性示踪剂被应用于测定耕作产生的坡面土壤位移,以耕作之后示踪剂沿耕作路径的重新分布量来计算土壤向下坡的位移量,根据土壤位移量计算获得耕作侵蚀速率。本发明具有测定快捷、简便、测定精度高的特点,本发明主要为减少坡地土壤流失、保护土壤资源,维持土壤生产力,以及减少面源污染等方面进行土地评价,从而对土地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耕作 侵蚀 测定 磁性 示踪法 | ||
【主权项】:
1、一种耕作侵蚀测定方法,其特征是:采用磁性示踪剂测定耕作产生的坡面土壤位移,以耕作之后示踪剂沿耕作路径的重新分布量来计算土壤向下坡的位移量,进而获得耕作侵蚀速率,按以下步骤进行:a)、先测定待测区土壤容重;b)、拟定磁性示踪剂标记小区宽1.00m,长0.2m,深0.2m,长方体示踪小区的长边垂直于耕作方向;在待测定区挖掘长略大于1m,宽略大于0.2m,深0.2m的土坑,土坑的长边平行于坡地等高线,将挖出的土壤单独堆放,然后将木板或金属板做成的1.00×0.20×0.25m3容积的活动框盒放入土坑内;c)、磁性示踪剂采用砖瓦窑煅烧后的砖瓦渣和煤渣;d)、先去除与磁性示踪剂相当体积的土壤,再将磁性示踪剂与挖出的土壤均匀混合后,按原田间土壤容量回填于框盒内,并以压实方式完成,然后去掉四周活动框盒;e)、以磁化率仪测定耕作前磁性示踪剂标记小区的磁性强度,再按传统耕作方式开始从坡的下方往上方耕作,耕作路径完全覆盖示踪区;f)、耕作之后,将一个长0.60cm,宽20cm,深25~30cm的金属框垂直于原磁性示踪剂标记小区插入耕过的土壤,插入深度以耕作深度为准;g)、在金属框内从原磁性示踪剂标记小区基部开始取样,以0.05m或0.10m为间距,沿下坡方向连续采集,直到无磁性示踪剂分布为止。取样深度限定于耕作深度;每个样品放入塑料小桶中并均匀混合后,用磁化率仪测定磁性强度;h)、根据测得的示踪剂空间分布,按下式计算土壤位移量: 式中:C(x)为耕作后测定的土壤磁性强度(×10-5SI);C0为耕作前标记区的土壤磁性强度(×10-5SI);Ms为耕作层的土壤比质量(kg/m2);L为取样的最大距离(m);i)、根据土壤位移量按下式计算耕作侵蚀速率:R=10Tm/L式中:R单次耕作的土壤耕作侵蚀速率(t/hm2);Tm为通过示踪剂标记小区基线(x=0)的每单位耕作宽度总土壤位移量(kg/m);L给定坡段的长度(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5997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穿膜装置
- 下一篇:一种罗非鱼食源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