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氧间歇式煤气制备的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1020.9 | 申请日: | 200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3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姚飞龙;张凤葵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奥泰自动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4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增氧间歇式煤气制备控制装置,包括空气压缩罐、煤气发生炉和控制系统,其控制系统中:嵌入式控制站分别与磁氧分析仪、红外CO/CO2分析仪、热导式氢分析仪、气动薄膜调节阀、自动机连接,磁氧分析仪、红外CO/CO2分析仪、热导式氢分析仪分别与煤气发生炉连接。本发明采用质量反馈原则,根据吹风气或上下行煤气的成分以及炉温等参考元素确定增氧空气中的氧浓度及增氧的时间,采用前馈加反馈的算法及调节环节,确保增氧浓度的可调性及稳定性,通过以太网以OPC方式与企业内部的生产局域网连接,实现数据通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歇 煤气 制备 控制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增氧间歇式煤气制备的控制装置,包括空气压缩罐、煤气发生炉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中:嵌入式控制站(4)中包括嵌入式计算机和I/O工作站;嵌入式控制站(4)中嵌入式计算机通过I/O工作站分别与磁氧分析仪(1)、气动薄膜调节阀(2)连接,磁氧分析仪(1)、气动薄膜调节阀(2)均与空气混合罐连接;嵌入式控制站(4)中嵌入式计算机通过I/O工作站分别与磁氧分析仪(11)、气动薄膜调节阀(21)、自动机(31)连接,磁氧分析仪(11)、气动薄膜调节阀(21)、自动机(31)均与1号煤气发生炉连接;嵌入式控制站(4)中嵌入式计算机通过I/O工作站分别与磁氧分析仪(12)、气动薄膜调节阀(22)、自动机(32)连接,磁氧分析仪(12)、气动薄膜调节阀(22)、自动机(32)均与2号煤气发生炉连接;嵌入式控制站(4)中嵌入式计算机通过I/O工作站分别与磁氧分析仪(13)、气动薄膜调节阀(23)、自动机(33)连接,磁氧分析仪(13)、气动薄膜调节阀(23)、自动机(33)均与3号煤气发生炉连接;嵌入式控制站(4)中嵌入式计算机通过I/O工作站分别与磁氧分析仪(14)、气动薄膜调节阀(24)、自动机(34)连接,磁氧分析仪(14)、气动薄膜调节阀(24)、自动机(34)均与4号煤气发生炉连接;嵌入式控制站(4)中嵌入式计算机通过I/O工作站与红外CO/CO2分析仪(12a)连接,红外CO/CO2分析仪(12a)分别与1号煤气发生炉、2号煤气发生炉、3号煤气发生炉、4号煤气发生炉连接;嵌入式控制站(4)中嵌入式计算机通过I/O工作站与红外CO/CO2分析仪(12b)连接,红外CO/CO2分析仪(12b)分别与1号煤气发生炉、2号煤气发生炉、3号煤气发生炉、4号煤气发生炉连接;嵌入式控制站(4)中嵌入式计算机通过I/O工作站与热导式氢分析仪(12c)连接,热导式氢分析仪(12c)分别与1号煤气发生炉、2号煤气发生炉、3号煤气发生炉、4号煤气发生炉连接;嵌入式控制站(4)中嵌入式计算机通过I/O工作站与红外CO/CO2分析仪(13a)连接,红外CO/CO2分析仪(13a)分别与1号煤气发生炉、2号煤气发生炉、3号煤气发生炉、4号煤气发生炉连接;嵌入式控制站(4)中嵌入式计算机通过I/O工作站与红外CO/CO2分析仪(13b)连接,红外CO/CO2分析仪(13b)分别与1号煤气发生炉、2号煤气发生炉、3号煤气发生炉、4号煤气发生炉连接;嵌入式控制站(4)通过以太网(5)与嵌入式控制站(4a)、嵌入式控制站(4b)连接;阶段信号采集环节中程控电磁阀(8)通过继电器分别与嵌入式工作站(6)和分析仪(7)连接,液压切断阀(9)与程控电磁阀连接(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奥泰自动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奥泰自动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6102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炉衬用炭质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浸淋交替式绞纱染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