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薄层天然碱、盐、硝对井多层连通开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4090.X | 申请日: | 2009-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6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齐铁新;任保祥;董峰;任钱云;刘九喜;王上行;张少宇;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柏安棚碱矿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8 | 分类号: | E21B43/28;E21B43/26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士钧 |
地址: | 474775河南省桐柏县***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埋藏较深、且矿层较薄的深薄层天然碱、盐、硝对井多层连通开采工艺。其主要特征是利用地面1200米以下的地层裂缝,垂直裂缝及垂直裂缝虽然向不同方向延伸,但以主裂缝方向延伸较长的特点,以及矿层的走向、地应力和裂缝方向测试技术,把井距扩大到400-500米左右,在适当的时间内实现连通,以提高采卤井的寿命和采卤的经济性。同时利用碱矿层夹石和顶底板的水溶性远小于碱层,利用多次压裂把矿层和顶底板撕裂,使得裂缝两傍的天然碱层都能和注井杂水有效接触而被溶解出来,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碱资源。使用该工艺,对埋藏较深、且矿层较薄的深薄层天然碱、盐、硝进行开采,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薄层 天然碱 多层 连通 开采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深薄层天然碱、盐、硝对井多层连通开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为:a、由于碱矿层太薄,井距太近控制的储量太小,碱井未到使用寿命期就需报废,所以要利用地面以下1200米处的地层裂缝是垂直裂缝及垂直裂缝会向不同方向延伸的特点,把井距扩大到400—500米左右;b、由于碱矿层夹石和顶底板的水溶性远小于碱层,利用多次压裂把矿层和顶底板撕裂,使得裂缝两傍的碱层都能和注井杂水有效接触而被溶解出来,最大限度地利用碱资源;c、当溶腔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众多的垂直裂缝会不断向四方扩展,并且在一个主要方向和数个次要方向上扩展的更远,最终裂缝会相互交错而实现对井的连通;本发明采用矿层的走向、地应力和裂缝方向测试技术,确定井组的主要裂缝延伸方向后,在较远400—500米的距离处布置对井井组,以便在适当的时间内实现连通;d、在对井实现连通后,由于溶解通道的不断扩大,溶质的扩散距离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采出卤的浓度或采卤量也开始下降,所以在间隔一段时间后就要再进行压裂,以提高裂缝的长度和高度,增加溶质的接触面积,把能够采出来的碱矿层都溶解出来,以增加采卤浓度或数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柏安棚碱矿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桐柏安棚碱矿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6409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冷却混合动力发动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库用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