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NaHCO3碱卤湿分解蒸发制碱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4091.4 | 申请日: | 2009-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3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丁喜梅;王胜利;李山岭;齐铁新;孔涛;李守刚;刘二明;郭爱贵;贺锦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柏安棚碱矿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7/12 | 分类号: | C01D7/12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士钧 |
地址: | 474775河南省桐柏县***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NaHCO3碱卤湿分解蒸发制碱工艺,所述湿分解蒸发制碱工艺由以下步骤完成:精制工序的精制卤水进入清液储桶,由精卤泵送到一、二、三级预热器后依次进入一效湿分解蒸发器、二效湿分解蒸发器、三效蒸发器、四效结晶器,在四效结晶器得到结晶,送至过滤工序。一效湿分解蒸发器使用的生蒸汽为0.45MPa(绝压)的背压汽,产生得冷凝水进入一级清液预热器预热后返回锅炉;每效蒸发器产生得二次汽均作为下一效得热源,四效蒸发过程中产生得二次汽经表面冷凝器后排空。本发明的湿分解蒸发流程生产技术,缩短了天然碱制纯碱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传统工艺污染环境问题,实现了无污染的天然碱制纯碱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nahco sub 碱卤湿 分解 蒸发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含NaHCO3碱卤湿分解蒸发制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分解蒸发制碱工艺由以下步骤完成:a. 精制工序的精制卤水进入清液储桶,由精卤泵送到一、二、三级预热器预热温度升至90℃以上进入一效湿分解蒸发器;b. 一效蒸发完成液经导料泵进入II效湿分解蒸发器,一效湿分解蒸发器使用的生蒸汽为0.45MPa的背压汽,产生得冷凝水进入一级清液预热器预热后返回锅炉;二效蒸发过程中产生得二次汽作为下一效得热源进入三效加热室;c. 二效湿分解蒸发完成液经导料泵进入三效,加热室产生得冷凝水进入注井杂水桶或冷凝水储桶后注井;二效蒸发过程中产生得二次汽作为下一效得热源进入三效加热室;d. 三效蒸发完成液经倒料泵进入四效结晶器,加热室产生得冷凝水进入冷凝水储桶后注井;三效蒸发过程中产生得二次汽作为下一效得热源进入四效结晶器加热室;e. 在四效结晶器中析出结晶,晶浆由出料泵送到水平带式过滤机过滤,四效蒸发过程中产生得二次汽经表面冷凝器后排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柏安棚碱矿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桐柏安棚碱矿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6409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海生物污损功能的装置
- 下一篇:大型客车专用A型架式空气弹簧后悬挂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