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亮度超辐射发光二极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6812.5 | 申请日: | 2009-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0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乔忠良;薄报学;高欣;么艳平;李梅;王玉霞;芦鹏;张斯玉;邓敏;刘国军;李占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超辐射发光二极管属于半导体光电子器件技术领域。现该领域已知超辐射二极管不足之处是输出功率低、光谱窄等缺点,严重限制了这类器件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本发明之一种高亮度超辐射发光二极管,是通过在传统半导体激光器外延片P面上,经过光刻、刻蚀等工艺制作锥形光放大区、类S脊形种子光源区,光隔离槽等,并将它们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然后通过半导体激光器相关工艺方法制作高亮度超辐射发光二极管。该结构超辐射二极管具有输出功率高、光谱宽、发散角小等优点,对于促进这类器件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亮度 辐射 发光二极管 | ||
【主权项】:
一种高亮度超辐射发光二极管,其制作方法特征体现在以下步骤:(1)首先在传统半导体激光器外延片P面上光刻出图1中11所标示区域内的图形,光刻出开口角度为4°-8°、长1-3mm、窄口处宽5um的锥形,然后在锥形以外区域刻蚀0.15-0.25um,并在被刻蚀后的区域表面溅射一层0.2-0.25um厚的氮化铝绝缘介质膜,此时未被覆盖绝缘介质膜的锥形区为预留电注入区。(2)在图1中10所标示的区域,即种子光源区,光刻出脊宽为5um的类S图形,该图形为两个半径为50-150um的四分之一圆相外切所形成的。然后在类S图形以外区域刻蚀0.3-0.4um,并在被刻蚀后的区域表面溅射0.2-0.25um厚的氮化铝绝缘介质膜,未被覆盖绝缘介质膜的类S脊形区域为预留电注入区。(3)首先在种子光源区光刻出“八”字形沟槽图形,然后刻蚀1.1-1.3um深形成光隔离沟槽,每个沟槽长大于300um,宽10um,两沟槽距离最近处相距为10um,所成角度为135°,沟槽与光放大区相距10um。在光隔离沟槽中溅射0.2-0.25um厚的氮化铝绝缘介质膜。(4)在所制作图形之上制备材料依次为10nm钛、50nm铂、200nm金的P面电极。(5)沿着种子光源区与光放大区彼连处光刻出5um的条带,刻蚀掉钛铂金层形成光放大区与种子光源区的电注入隔离带。(6)N面减薄后在其上制备材料为25nm镍、200nm金锗、10nm钛、50nm铂、200nm金的N面电极。(7)在出光的前腔面镀透过率大于99.9%的增透膜,后腔面镀反射率小于20%的高反射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6681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枢转轴的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水晶效果的柔性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