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个缓冲间隙的颗粒氧化器金属载体后处理器及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6914.7 | 申请日: | 200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9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骏;张克金;戈非;钟铭;邢喜春;张静;刘国军;崔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长春市福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4 | 分类号: | F01N3/24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 薇 |
地址: | 130011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个缓冲间隙的POC金属载体后处理器及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载体由一种、两种或三种基体交替叠放在载体壳体内,并在载体壳体内设有一个缓冲间隙,金属载体的进口和出口以及缓冲间隙均为泡沫金属饼--A型载体;载体上涂敷氧化型催化剂涂层;进口和出口的以及缓冲间隙两侧的泡沫金属饼--A型载体用金属挡圈与载体壳体焊接固定。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应用于车载POC后处理器,发动机排气烟度降低51~72%;无背压问题;在性能相当的情况下,价格相当于进口产品的1/4~1/5,节约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个 缓冲 间隙 颗粒 氧化 金属 载体 处理器 制备 工艺 | ||
【主权项】:
1、一个缓冲间隙的POC金属载体后处理器,由发动机排气的进气管(1)、进气扩张管(2)、连接法兰(3)、载体、载体壳体(6)、出气扩张管(7)、出气管(8)、档圈(9)和压力传感器(10)组成;其特征在于:载体由一种、两种或三种基体交替叠放在载体壳体(6)内,并在载体壳体(6)内设有一个缓冲间隙,金属载体的进口和出口以及缓冲间隙均为泡沫金属饼-A型载体(4);载体上涂敷氧化型催化剂涂层;进口和出口的以及缓冲间隙两侧的泡沫金属饼-A型载体(4)用金属挡圈(9)与载体壳体(6)焊接固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长春市福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长春市福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6691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