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空气水蒸汽为气化剂的生物质气化锅炉及耦合燃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3295.4 | 申请日: | 200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7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炳熙;李洪涛;靖洪铭;张亚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L7/00 | 分类号: | F23L7/00;F23L9/02;F23J1/06;C10J3/8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以空气水蒸汽为气化剂的生物质气化锅炉及耦合燃烧方法,它属于锅炉燃烧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生物质锅炉存在的热效率低,气化气中焦油含量高,高温受热面易结渣等问题。隔板设置在密闭的环形雾化腔内,空气进入管与隔板一侧的密闭环形雾化腔连通,进水管通过雾化喷嘴与隔板另一侧的密闭环形雾化腔连通,热空气水蒸汽混合管路的出口和隔板与雾化喷嘴之间的密闭环形雾化腔连通。方法主要步骤为:将热空气和水蒸汽混合后作为气化剂从炉排底部喷孔喷入气化燃烧室内并将生物质充分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将生成的氢气和一氧化碳通入到燃气锅炉的完全燃烧室内进行燃烧并三次给风。本发明具有热效率高、气化气中焦油含量少,高温受热面不结渣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水蒸汽 气化 生物 锅炉 耦合 燃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以空气水蒸汽为气化剂的生物质气化锅炉,所述生物质气化锅炉包括炉体(21)、炉排(3)、燃料均分器(10)和预热管(8),所述炉体(21)由内炉壁(17)和套在内炉壁(17)上的外炉壁(18)构成,所述炉体(21)的上部空腔的外形呈圆柱形,炉体(21)的上部空腔为气化燃烧室(12),所述炉体(21)的下部空腔的外形呈倒锥形,炉体(21)的下部空腔为落灰室(2),所述炉排(3)位于落灰室(2)的上方且设置在气化燃烧室(12)的下端内,预热管(8)设置气化燃烧室(12)内的上端且与安装在炉体(21)的上端壁的燃料均分器(10)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气化锅炉还包括进水管(1)、雾化喷嘴(7)、空气进入管(22)、隔板(19)、热空气水蒸汽混合管路(20)、喉管(13)、二次风管组(5)和连接管(4);热空气水蒸汽混合管路(20)设置在炉排(3)的下方,所述炉排(3)由多个水平设置的炉排管(3-1)纵横交织在一起构成,每个炉排管(3-1)的下半部管壁开有多个一次风通孔(3-1-1);位于炉排(3)上方的圆柱形炉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密闭环形雾化腔(6),所述密闭环形雾化腔(6)直接通过内炉壁(17)与气化燃烧室(12)进行热交换,隔板(19)设置在密闭的环形雾化腔(6)内,空气进入管(22)与隔板(19)一侧的密闭环形雾化腔(6)连通,进水管(1)通过雾化喷嘴(7)与隔板(19)另一侧的密闭环形雾化腔(6)连通,热空气水蒸汽混合管路(20)的出口和隔板(19)与雾化喷嘴(7)之间的密闭环形雾化腔(6)连通,各个炉排管(3-1)通过热空气水蒸汽混合管路(20)与密闭环形雾化腔(6)连通;二次风管组(5)由弯管(5-1)和多个切向喷管(5-2)构成,弯管(5-1)套设在位于密闭环形雾化腔(6)上方处的圆柱形炉体上,所述弯管(5-1)通过多个均布设置的切向喷管(5-2)与气化燃烧室(12)连通;喉管(13)由内筒(13-2)和套装在内筒(13-2)上的外筒(13-1)构成,且二者之间形成的空腔是密封腔(13-3),内筒(13-2)的侧壁上开有多个三次风通孔(13-2-1),喉管(13)的一端与炉体(21)上端侧壁连通,弯管(5-1)通过连接管(4)与喉管(13)的密封腔(13-3)连通,喉管(13)上开有三次风入口(1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7329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恒流控制的LED电源
- 下一篇:wifi调光LED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