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像系统物距自动调整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7382.7 | 申请日: | 200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3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田捷;刘俊廷;杨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D3/10 | 分类号: | G05D3/10;G06T7/00;H04N5/22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梁爱荣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成像系统物距自动调整的方法和装置,包括计算机分别与控制单元和CCD相机连接;控制单元与驱动机构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接收计算机发来的控制指令,按照指令对驱动机构执行指令,之后报告计算机物距调整完成;在被测物体托盘上放置被测物体;被测物体托盘和被测物体位于CCD相机的摄像区域内;驱动机构与被测物体托盘连接,用于完成驱动机构的电机到被测物体托盘的传动功能;图像分割处理器,用于对被测物体在托盘上所占区域的分割;计算处理器,完成对可视区域的和物距的计算;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二维数据表和先验知识阈值,并对二维数据表和先验知识阈值进行更新。本发明物距调整方便、准确;大大减少了被测物体成像时的物距调节时间。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系统 自动 调整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成像系统物距自动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成像系统物距的调整范围内设置物距和正方形可视区域一一对应的二维数据表;步骤2:选择一个已知远场区域和其对应的已知物距的特定位置;步骤3:在该特定位置对被测物体托盘和被测物体的外形进行成像;步骤4:利用该幅物体外形图像进行分割,得到被测物体所占区域正方形边长的像素数,参照已知的CCD相机像元边长计算出图像上被测物体所占区域的正方形边长大小;步骤5:根据已知的物距、CCD相机镜头的焦距以及光学成像理论得到像距和图像的缩小倍数,利用图像上被测物体所占区域的正方形边长大小以及图像的缩小倍数计算出实际被测物体在被测物体托盘上所占的正方形区域边长尺寸;步骤6:在二维数据表中查得计算得到的实际被测物体可视区域对应的物距距离,将被测物体托盘移动到该物距的位置上,为保证被测物体完全在可视区域内部,设置物距为计算物距再加上该计算物距的1%至5%的裕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7738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