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柑桔凤蝶在北方地区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7499.5 | 申请日: | 2009-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3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生;李德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七彩蝶创意文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柑桔凤蝶在北方地区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技术,具体包括地域(秦岭、淮河以北)、生态环境的选择;养殖园选址;寄主和蜜源植物的种植;养殖园的消毒和病虫害防治;设置越冬温室;卵、幼虫、蛹、种蝶的生产管理。本发明针对北方地区柑桔凤蝶的生活习性制定了完整的养殖技术规程。本发明具有技术全面、科学合理、规范、可操作性强、产量高的特点,是一项用于规模化人工养殖蝴蝶的新技术。 | ||
搜索关键词: | 柑桔 凤蝶 北方地区 规模化 人工 养殖 技术 | ||
【主权项】:
柑桔凤蝶在我国北地区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技术,其特征是:(1)养殖北方地区柑桔凤蝶,适宜的地理位置是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2)选择自然气温-15~35℃,相对湿度55~75%,海拔700m以下,日照时间年平均达1650小时以上的向阳处,土壤肥沃疏松,具有良好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建柑桔凤蝶养殖园;(3)栽种柑桔凤蝶寄主植物首选为花椒,最少为一种;(4)栽种柑桔凤蝶蜜源植物首选为马樱丹,最少为一种;(5)柑桔凤蝶养殖网园面积以200-300平方米为宜,网园与网园间隔10米以上,并栽种绿篱带;网园内栽种寄主植物的面积应占网园面积的二分之一;栽种蜜源植物的面积应占网园面积的三分之一;(6)包括对用房、土壤、物品、器具进行有效的消毒;(7)对寄主植物栽培改良;(8)越冬的寄主类植物和蜜源类植物,应备有温室,室温保持在7-28℃;(9)设置配种产卵温室,形成世代重叠繁殖;(10)温室中饲养的种蝶自由采食蜜源类植物,辅饲10%葡萄糖生理盐水或10%蜂蜜生理盐水;(11)每批次采集同一天产的卵,统一进行消毒,以25mg/L二氧化氯溶液,溶液温度22℃,对卵进行浸泡2min消毒,晾干后放入灭菌孵化皿中,在培养箱中孵化,温度为28℃,相对湿度为65%;(12)幼虫饲养室、羽化室有防天敌措施,设置纱门、纱窗,隔离水槽,通风良好,温度控制在20-30℃,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13)当孵化出幼虫后,要及时移入幼虫饲养室,将幼虫放养到盆栽寄主植物上自由采食至5龄;期间,当一盆寄主植物被接近采食完时,要及时换置下一盆已消毒过的寄主植物;(14)当同一批次幼虫进入5龄后,要从盆栽寄主植物上采集并移入蛹帐底部的寄主植物饲盒中,人工采摘寄主植物,继续供幼虫采食至化蛹;(15)自然羽化一般安排在六月中旬至十月中旬,以自然常温即可;用作可控羽化的蝶蛹,放置冷藏室可产生或延长生理性休眠,温度为1-3℃,相对湿度60-65%;需要羽化时,再移入温室中进行羽化;十月中旬至下个年度六月中旬生产的蝶蛹,不需要经过休眠期的,直接把要羽化的蝶蛹置放于温室内进行羽化,温度为26-28℃,相对湿度60-65%;(16)种蝶的选育与配种:蛹期选留体大、活泼多动的;成虫选留无畸形、体大的作种蝶,雌性蝶羽化后15分钟内及时送配种网室进行配种;(17)活蝶的采集、包装、运输;蝶翅由软变硬,在尚未飞舞或刚飞舞时即可采集,需单只包装的用有孔直角三角纸包包装;活蝶笼装存活率高,蝶笼应遮光,避免活蝶躁动,运输以48小时到达开包为宜,随时间增长,存活率降低;(18)幼虫的包装运输:幼虫包装箱置有气孔,气孔有30目纱网遮挡,防幼虫外逃或蚂蚁入内,幼虫装箱运输安全系数高于卵、蛹、成虫,最适宜2、3、4龄虫的运输,装箱时配置足够的连枝带叶的寄主植物,供幼虫采食;(19)蛹的包装运输:少量的采用消毒餐巾纸单只包装,大量的用专用有孔塑料泡沫内包装,外盒有气孔,气孔有30目纱网遮挡,运输时间为72小时内,运输时间越长,羽化率越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七彩蝶创意文化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七彩蝶创意文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7749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渔具及其用途
- 下一篇:430不锈钢用绝缘玻璃介质浆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