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葡萄球菌肠毒素探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8192.7 | 申请日: | 200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4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邓启凌;杜春雷;罗先刚;朱少丽;杨欢;史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G01N21/1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新华;徐开翟 |
地址: | 610209***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葡萄球菌肠毒素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制备葡萄球菌肠毒素LSPR探测芯片;(2)对芯片金属结构表面进行活化,形成特异性生物分子膜;(3)测试该芯片的消光谱获得结合前的基准值;(4)然后滴上待测样品,待其充分反应后,放入LSPR传感器中进行测试,利用抗原—抗体分子间的特异性反应,观察光谱移动状况,判断待测样品中是否含有葡萄球菌肠毒素,达到无标记、高灵敏度、快速检测。本发明方法不需要复杂设备、不需要使用放射性同位素、酶或荧光等做为标识物,具有快速、高灵敏度、应用范围广、安全、稳定性高等显著特点,为快速检测葡萄球菌肠毒素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新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葡萄球菌 毒素 探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葡萄球菌肠毒素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制备葡萄球菌肠毒素LSPR探测芯片;(2)对芯片金属结构表面进行活化,形成特异性生物分子膜;(3)测试该芯片的消光谱获得结合前的基准值;(4)然后滴上待测样品,待其充分反应后,放入LSPR传感器中进行检测,利用抗原-抗体分子间的特异性反应,观察光谱移动状况,判断待测样品中是否含有葡萄球菌肠毒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7819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