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LHP被动散热的微小卫星主动热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1396.6 | 申请日: | 2009-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9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运泽;刘东晓;王玉莹;刘佳;李运华;王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G1/50 | 分类号: | B64G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长琪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HP被动散热的微小卫星主动热控系统,包括有热流温度数据处理模块和主动热控装置,该主动热控装置为:是在LHP冷凝器与LHP蒸发器之间分别安装有LHP回流通道、LHP蒸汽通道;发热设备与LHP蒸发器之间粘接有热流传感器,发热设备上安装有A温度传感器;LHP冷凝器安装在散热面辐射器的内表面上;散热面辐射器的外表面上设有A沟槽、B沟槽;A沟槽、B沟槽内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热流温度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有温度通道偏差产生单元、热流通道偏差产生单元、双通道偏差信号融合单元和热流-温度控制转换单元。该主动热控系统实现了温度和热流的双通道数据融合,在保证热控系统稳态性能良好的前提下,提高了微小卫星的热控系统的响应速度,消除了热控百叶窗的频繁振动,延长了热控百叶窗机械结构的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lhp 被动 散热 微小 卫星 主动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LHP被动散热的微小卫星主动热控系统,包括有热流温度数据处理模块和主动热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动热控装置为:是在LHP冷凝器(4)与LHP蒸发器(5)之间分别安装有LHP回流通道(9)、LHP蒸汽通道(3);发热设备(7)与LHP蒸发器(5)之间粘接有热流传感器(6),发热设备(7)上安装有A温度传感器(8A);LHP冷凝器(4)安装在散热面辐射器(2)的内表面(21)上;散热面辐射器(2)的外表面(21)上设有A沟槽(23)、B沟槽(24);B温度传感器(8B)置于A沟槽(23)后,用第一涂层材料(23A)涂覆在B温度传感器(8B)表面;C温度传感器(8C)置于B沟槽(24)后,用第二涂层材料(24A)涂覆C温度传感器(8C)表面;所述热流传感器(6)用于测量LHP蒸发器(5)从发热设备(7)中吸收热量的热流密度,即吸收热流密度qa;所述A温度传感器(8A)用于采集发热设备(7)在工作时的设备工作温度,即设备温度TA;所述B温度传感器(8B)用于采集散热面辐射器(2)的外表面(21)的A沟槽(23)处的第一涂层温度TB;所述C温度传感器(8C)用于采集散热面辐射器(2)的外表面(21)的B沟槽(24)处的第二涂层温度TC;所述热流温度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有温度通道偏差产生单元(101)、热流通道偏差产生单元(102)、双通道偏差信号融合单元(103)和热流-温度控制转换单元(104);温度通道偏差产生单元(101)对接收的设备温度TA和参考温度TR进行差值比较得到发热设备温度差ΔT,即ΔT=TA-TR;然后对发热设备温度差ΔT进行乘以第一系数Kt的无量纲处理,获得无量纲温度差
热流通道偏差产生单元(102)第一方面对接收的吸收热流密度qa进行第一热量转换Q吸=Saqa得到LHP蒸发器(5)的吸收热流Q吸;第二方面对接收的第一涂层温度TB和第二涂层温度TC根据排放热流密度q m = σ ( α 1 ϵ 2 T C 4 - α 2 ϵ 1 T B 4 ) α 1 - α 2 ]]> 得到LHP冷凝器(4)的散热热流密度数,然后对qm进行第二热量转换Q散=Smqm得到LHP冷凝器(4)的散热热流Q散;第三方面对LHP蒸发器(5)的吸热热流Q吸与LHP冷凝器(4)之间的散热热流Q散进行差值比较,得到热流偏差eq,然后对热流偏差eq乘以第二系数Kq的无量纲处理,得到无量纲热流偏差
双通道偏差信号融合单元(103)第一方面依据热流-温度权值关系K a = α ( 1 - exp ( - e q ‾ 2 ρ 2 ) ) ]]> 获得热流通道误差信号权值Ka;第二方面对接收的无量纲热流偏差
和无量纲温度差
依据权值融合关系e = K a e q ‾ + ( 1 ~ K a ) e t ‾ ]]> 得到融合偏差信号e;热流-温度控制转换单元(104)对接收的融合偏差信号e进行热控百叶窗(1)的开度关系u = K p e ( t ) + K i ∫ 0 ∞ e ( t ) dt + K d de ( t ) dt ]]> 解析,得到热控百叶窗(1)的控制律u,该控制律u用于控制热控百叶窗(1)的动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8139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布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编队构形方法
- 下一篇:透明复合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