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助镀剂改善碳钢与镍基合金结合界面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1789.7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0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林涛;高治山;王立生;郭志猛;邵慧萍;罗骥;郝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2/02 | 分类号: | C23C2/02;C23C2/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助镀剂改善普通碳钢与镍基合金结合界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钢基体喷砂处理,然后将喷砂处理后的钢基体浸入预先配置好的助镀剂水溶液中,浸泡几分钟后,将钢基体取出烘干其水分和结晶水,最后热浸镀镍基合金,其中助镀剂的组成为KF和KCl复合水溶液,或者KF、KCl和K2ZrF6复合水溶液。该助镀剂的特点是助镀剂对镍基合金镀液不产生有害作用,具有组分稳定性好、不易挥发、无污染、无烟,烘干温度范围较宽,能有效地防止钢基体在浸镀前被空气氧化,而且可以有效提高钢基体的表面活性,使镍基合金镀液很快地润湿钢表面并与其反应,确保得到良好的冶金结合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助镀剂 改善 合金 结合 界面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助镀剂改善普通碳钢与镍基合金结合界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钢基体表面经过喷砂预处理,然后在助镀剂中浸泡2~5min,再在110~160℃烘干助镀剂中的水分和结晶水之后,浸入到镍基合金镀液中,再从镀液中取出,空冷得到镍基合金涂层;助镀剂为含有重量百分数为5%~15%的KF和10%~30%的KCl的复合水溶液助镀剂;所用的镍基合金成分是按重量百分比为Cr:5~20%,B:1~6%,Si:1~6%,C:0~1.1%,Fe:≤10%,Ni:余量;镍基合金的浸镀温度为980℃~1150℃,浸镀时间为0.5~60s。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8178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叠
- 下一篇:果蔬豆奶片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化学处理;金属材料的扩散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金属材料腐蚀或积垢的一般抑制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