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电结构阻尼控制实物补偿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4004.1 | 申请日: | 2009-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2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姚军;王晓慧;叶建华;金有刚;李德峰;谢汉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00 | 分类号: | H02N2/00;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191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压电结构阻尼控制实物补偿法,该方法有四个具体步骤。步骤一:设置基体;步骤二:设置作动片;步骤3:设置传感片;步骤四:调节增益gc。本发明提供的阻尼控制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消除了压电作动片局部激励应变的反馈,从而使压电结构的数学模型又回归到理论模型中去。它是一种设计巧妙,操作简单的阻尼控制方法,它能广泛应用于结构振动主动控制技术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结构 阻尼 控制 实物 补偿 | ||
【主权项】:
1、一种压电结构阻尼控制实物补偿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设置基体;取一个小基片(8),该基片的材料和厚度与梁(1)都相同;步骤二:设置作动片;把与梁(1)上的作动片(2)相同的作动片(9)贴在小基片(8)上,作动片(9)与梁上的作动片(2)受同样的激励;步骤三:设置传感片;把与梁(1)上的测量片(3)相同的测量片(10)贴在小基片(8)的另一面,与原先的作动片(9)正对;测量片(10)后接运算放大器(12)和电阻(11),与梁(1)上的测量片(3)后面的电阻(4)和运算放大器(5)一样,并且测量片(10),运算放大器(12)和电阻(11)的连接关系也与测量片(3),电阻(4)和运算放大器(5)的连接关系一样;步骤四:调节增益gc;因为基片面积很小,在梁的非高频模态频带内,基片的弯曲应变可以忽略不计,只有拉压应变,从而它的从作动片应变到传感片的传播将可以直接模拟梁上作动片局部激励拉压应变到传感片的传播,即二者的拉压应变传递函数εts(s)/εta(s)相同,即成比例,这样,只要调节增益gc就可以达到“补偿”条件, gc应接近于-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8400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频图像电影模式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