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毛细管电泳-柱上激光诱导荧光偏振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8212.9 | 申请日: | 2009-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7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汪海林;王智鑫;李涛;尹俊发;宋茂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毛细管电泳-柱上激光诱导荧光偏振检测装置,主要包括毛细管电泳分离单元、荧光激发单元、光路调整与校准单元、荧光偏振检测单元、信号转换与记录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装置中,激发光采用线性偏振激光光源,使受激发的荧光体所发出的荧光保留偏振特性。所激发的荧光经偏振分光光学器件分为垂直偏振光和水平偏振光,两部分偏振光分别被两个荧光偏振检测元件收集,经过信号转换器记录在计算机中。两束偏振光的相对大小可计算出荧光偏振响应的大小,荧光偏振可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因此,该装置不仅具有高效、快速分离和高灵敏检测等优点,还为生物大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仪器平台。 | ||
搜索关键词: | 毛细管 电泳 激光 诱导 荧光 偏振 检测 装置 | ||
【主权项】:
1、毛细管电泳-柱上激光诱导荧光偏振检测装置,主要由毛细管电泳分离单元、荧光激发单元、光路调整与校准单元、荧光偏振检测单元、信号转换与记录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六部分所组成。其中关键器件主要有:偏振激光光源、光路调节透镜、缓冲液瓶、Pt电极、石英毛细管、高压电源、针孔、荧光偏振分光光学器件、滤光片、荧光探测元件和信号转换器。其基本工作原理为:石英毛细管和Pt电极分别插入两端的缓冲液瓶中,并由高压电源提供电泳分离所需的高电压,构成毛细管电泳分离单元。荧光物质经毛细管电泳分离到达检测窗口时,被荧光激发单元发出的高强度激光所激发。发射荧光经光学透镜进入荧光偏振检测系统,偏振荧光被荧光偏振分光光学器件分为垂直偏振光和水平偏振光,两束偏振光分别经过滤光片被两个荧光探测元件收集,经过信号转换系统记录在计算机中,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8821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