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钨铜电触头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5053.5 | 申请日: | 2009-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7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史庆南;韩波;王效琪;起华荣;王军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11/04 | 分类号: | H01H11/04;B22F3/115;C22C27/04;C22C1/05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093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钨铜电触头的制备方法,采用注射成型工艺,将钨粉、铜粉及微量元素Ni、Co、Mn、Mo按一定比例在球磨机中球磨,球磨后的合金粉末与粘结剂混炼,经注射成型机注射成生坯,再经脱脂、烧结,制得电触头。采用液相烧结后的触头致密度(相对理论密度)大于98%。本发明优点在于,触头的导电性高,接触电阻低,抗熔焊、耐电弧烧损性能好、热稳定性好,可以一次成形形状复杂的电触头,无需后续加工,可以实现连续化生产,大大降低制造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钨铜电触头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钨铜电触头的制备方法,包括使用现有技术中的钨铜电触头材料和粘结剂,所说的电触头材料的成分以重量%计为:Cu 15~40,Ni和Co之中任意一种或两种,其总含量以质量%计为:0.1~1.0,且当同时含有Ni和Co时,二者之间的重量比是任意的,余量为W;所说的粘结剂成分以重量%计为:石蜡60,低密度聚乙烯35,硬脂酸5;其特征是制备工序如下:A.配料:将上述成分的电触头材料,在球磨机中球磨10~70小时,得合金粉末;B.喂料:按A步骤球磨后的合金粉末与所说的粘结剂的体积比为1.17~1.63的比例,将球磨后的合金粉末与粘结剂在混料机中于140~165℃温度下混炼2小时,再经过挤料机于130~165℃下制成喂料;C.注射成型:将B步骤制备好的喂料加入注射成型机内进行注射,注射温度为130~165℃,注射压力为80~135Mpa,模温为40~60℃,注射得产品生坯;D.脱脂:首先进行溶剂脱脂,即将C步骤的生坯完全浸入温度为30~60℃的正庚烷溶剂中2~10小时,使其中的石蜡和硬脂酸组分溶解;然后将生坯在恒温干燥箱中于40℃下烘干,再放入管式炉中,在气体流量为2.5ml/min·cm2且各气体之间的体积比是任意的氢气、氮气和氩气中℃之一至三种气体的保护气氛下,进行热脱脂,即以3℃/min速度加热至180℃,保温40~60分钟,再以3℃/min速度加热至250℃,保温60~120分钟,再以3℃/min速度加热至350℃,保温60~120分钟,再以3℃/min速度加热至420℃,保温30~60分钟,再以5℃/min速度加热至490℃,保温60~120分钟,然后以5~10℃/min速度加热至900℃进行预烧结,保温60~90分钟;E.烧结:将D步骤的脱脂坯件于1150~1400℃温度下、在气体流量为2.5ml/min·cm2的氢气、氮气、氩气中之一至三种保护气氛下烧结,保温60~180分钟,冷却后,即得钨铜电触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9505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接线盒
- 下一篇:一种圆桶形连铸中间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