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射剂中致热物质含量的全热原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3006.0 | 申请日: | 2009-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7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范能全;罗毅平;彭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能全 |
主分类号: | G01N33/15 | 分类号: | G01N33/15;G01N33/50;C12Q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宫兆斌 |
地址: | 40001***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射剂中致热物质含量的全热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人全血试验液;b)将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用生理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进行线性考察,做出标准曲线;c)选择适宜的注射剂稀释浓度;d)注射剂样品中致热物质含量的确定;e)注射剂样品中所含的致热物质是否超标的判定;将该注射剂样品中所含的致热物质的含量和热原物质的具体标准规定进行比较,从而判定该注射剂样品中所含的致热物质是否超标,最终得到该注射剂样品热原的安全性质量检查是否合格的结论。本发明适用于所有热原物质的检测,既能控制药品的热原物质,又能大幅度降低动物试验的成本,提高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市场空间和经济效益巨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 剂中致热 物质 含量 全热原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注射剂中致热物质含量的全热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人全血试验液将采集而来的体外人全血经过阿氏液作抗凝处理后,再将经过阿氏液作抗凝处理后的体外人全血用生理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为体积比浓度为2%v/v,的人全血试验液;b)、将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用生理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进行线性考察,做出标准曲线将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用生理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100EU/ml、10EU/ml、1EU/ml、0.1EU/ml、0.01EU/ml,分别取各级稀释液0.1ml和步骤a中的人全血试验液1.5ml到耗氧测定仪的呼吸室内,呼吸室温度恒定在37.5±0.1℃,混匀速度控制为80转/分钟,待平衡后分别进行检测,以处理浓度为横坐标、耗氧水平为纵坐标,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绘制标准曲线,当相关系数|r|>0.980,变异系数CV<10%,表明试验条件符合要求;c)、选择适宜的注射剂稀释浓度将注射剂样品用生理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注射剂样品原液的浓度,再从原液浓度开始进行倍半稀释,即用生理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4、8、16、32、64倍,分别向各级稀释液中等量添加1EU/ml的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稀释液,分别计算其回收率R,当50%≤R≤200%时,该浓度的稀释液符合下一步检测的要求,可以进行致热物质的含量检测;R越接近100%时,检测效果越好,选择R最接近100%的稀释液进行致热物质的含量检测;d)、注射剂样品中致热物质含量的确定根据步骤c的试验结果所得到的试验液浓度作为样品检查浓度,以生理盐水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空白对照,分别加入耗氧测定仪进行检测,然后将扣除空白对照后的试验结果按稀释步骤进行计算后就得到该注射剂样品中致热物质的含量;e)、注射剂样品中所含的致热物质是否超标的判定将该注射剂样品中所含的致热物质的含量和热原物质的具体标准规定进行比较,从而判定该注射剂样品中所含的致热物质是否超标,最终得到该注射剂样品热原的安全性质量检查是否合格的结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能全,未经范能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0300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