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利用芦笋根茎叶制作袋泡茶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5088.0 | 申请日: | 200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7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邬宇龙;徐刚;叶家渭;徐峰;余福鑫;顾震;张森旺;徐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博邦综合农业产业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A23L1/29;A23L1/212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新平 |
地址: | 330000江西省南昌市红***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综合利用芦笋根茎叶制作袋泡茶的工艺,其工艺流程是:原料采集、清洗、预处理、干燥、粉碎、造粒、低温干燥、包装。本发明的综合利用芦笋根茎叶制作袋泡茶的工艺,能保留物料中的有效成分或营养成分,通过结合微粉细化技术、造粒技术,营养损失少,原料利用率高,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芦笋原料的有效成分和清香风味,活性物质溶出率高,该工艺制作的袋泡茶经冲泡后,汤色清亮透明、清雅纯正,茶味醇爽甘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利用 芦笋 根茎 制作 袋泡茶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综合利用芦笋根茎叶制作袋泡茶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采集:a、采收整理后被切除的芦笋根部;b、芦笋留母茎生长40-45天后或芦笋田间管理结合整枝期间,人工采摘芦笋嫩枝,嫩枝直径<2mm,长度15-20cm,原料采摘后,置阴凉处;c、清园后的母茎,按根、茎、叶分开整理;d、不符合采摘等级标准的芦笋嫩茎,留田长成50cm高的母茎后,带根采集,按根、茎、叶分开整理;(2)、清洗:将采集的原料用水冲洗,沥干水分;(3)、预处理:清洗后将芦笋叶切割成约9-11cm左右的短枝,芦笋茎、根切割成2-4cm的短样,并进行拍、压处理;(4)、将处理好的原料按类分别均匀装盘干燥:a、芦笋叶干燥:先采用热泵干燥,温度40-45℃、干燥风速2-3m/s,空气相对湿度20—40%,在水分比达到0.7—1.5时,再采用风温为65—75℃、风速为2—5m/s的热风干燥;b、芦笋茎、根的干燥:先采用热泵干燥,温度40℃、干燥风速3m/s,其空气相对湿度20—40%,在水分比达到0.7-1.5时,再采用风温为75-85℃、风速为2-5m/s的热风干燥;(5)、粉碎:用锤式粉碎机将脱水干制芦笋原料粗粉碎到50-80目,再用超微粉碎机将粗粉粉碎成120-150目;(6)、造粒:将充分混合的原料微粉用纯净水拌和,使含水率20-30%,用造粒机制成0.3-0.8mm的微粒;(7)、低温干燥:采用热风烘房干燥,烘温为40-50℃,烘干时间为8-10小时,达到含水量为6—8%;(8)、包装:将干燥后的芦笋茶,经袋泡茶包装机制成茶叶滤纸包后装入铝塑复合袋,即为成品芦笋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博邦综合农业产业化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博邦综合农业产业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1508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