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捷省力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9954.3 | 申请日: | 200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2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克明;赵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克明;赵淑华 |
主分类号: | B62K3/02 | 分类号: | B62K3/02;B62M11/14;B62L1/00;B62L3/02;B62J6/06;B62H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为快捷省力自行车,属于摒弃对行驶轮制动,而代之以大面积橡胶刹车轮对地面和数个钝螺钉尖对湿滑路面实施自动振荡强化点刹及电力辅助制动,两者可同时使用,也可单独使用,从而实现新型轮胎对地面滚动摩擦力减少四倍以上,该车可4∶1提速,或蹬踏频率倍降,速度倍增,又省力一倍的代步工具。该车主要由五边形车身、箱体、车把及左右刹闸,减震前叉,小阻力及微阻力不充气组合前后胎轮,自动振荡点刹系统,蹬踏行星齿轮变速传动系统,电力制动、照明系统用的高速交流发电机、碳棒、小电路板组成。本发明实施的刹车模式是对轮系刹车的突破,结构合理,行驶快捷省力,蹬踏频率倍降,变速灵便,刹车可靠有效,轮胎经久耐用。 | ||
搜索关键词: | 快捷 省力 自行车 | ||
【主权项】:
1、一种快捷省力的自行车,主要由五边形车身、车把、左右刹闸,预紧弹簧减震前叉,小阻力及微阻力不充气组合前后胎轮,自动振荡点刹系统,高速交流发电机、碳棒电力制动、照明系统,蹬踏行星齿轮变速传动机构组成;其特征是:快捷省力自行车,前轮24时,使用《小阻力不充气组合胎轮》,后轮29~30时,使用《微阻力不充气组合胎轮》,二种组合胎轮与本发明同时登记发明专利,快捷省力自行车与普通自行车比较,后者为四边形车身与后部连接架构成,前者则是五边形车身与后部连接架构成,用铝合金材质,车身中下部为两侧边向下的槽形板,作为车身一边,其前向端通过斜向匹配的套筒法兰盘与车身前斜樑下端焊接固装,车身后部三角形连接架的二侧横向连接杆前向端则与槽形板后向端底面焊装,车身后斜柱下端通过斜向匹配的套筒法兰盘与槽形板中后部焊装,车身上横樑后端与后斜柱上端及三角形连接架的二侧斜撑焊装,上横樑前端与车身前端的双套筒后端上部焊装,双套筒后端下部与车身前斜樑上部焊装,从而构成五边形车身,前端双套筒之一的前套筒安置预紧弹簧减震前叉及车把插管,其二的后套筒安置锁叉,并为以后配置的隐形电子密码锁留出空位,锁车时,锁叉紧抵前胎轮,使前轮无法转动、拐向,锁叉粗而坚硬,使之剪不断、撬不开,破坏后套筒,亦即毁了车身,整个车也就失去了价值,从而达到防盗目的,车前轮轴承套通过两端轴承安装在中心轴上,中心轴置于预紧弹簧减震前叉下端,车后轮轴承套右外侧通过细牙螺纹与小链轮拧装,轴承套通过轴承安装在芯轴上,芯轴置于车身后部三角形连接架末端两侧之连接片;车身中下部之箱体并非全封闭,上述槽形板作为顶面,底面为两侧向上的槽形件,较顶面短,且底面中间纵向冲制大宽槽,大宽槽后向两旁,在底面板下面,放置二个减震垫,其位置应对准下面要阐述的刹车支架两侧耳,前板为向前倾斜的槽形件,箱体后板也是槽形板,垂直安置,将四块槽形板向心对接,包括前后上下的四条水平及斜向对接缝,均焊接固装,后面板后外侧中上部,焊装三角形挂件,用以挂装后面要阐述的刹车支架末端拉伸弹簧,箱体前倾板如同船头,用以减少风阻,提高箱体强度,用以安装行星齿轮变速传动机构,并为自动振荡点刹机构提供支撑,箱体顶面槽形板中后部两翼,预先冲制成圆弧状凹缺,正好与下面阐述的行星齿轮变速传动机构的内齿圈外圆相吻合,且内齿圈顶部呈平面,并在车身方向前后延展,正好嵌装在槽形板中间,用螺钉将槽形件两翼与内齿圈延展部分侧面固装,也就是说,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倒掛在顶面槽形板的下面,固定在内齿圈两端的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端盖外露,该机构中心齿轮空心轴右面的输出端安装大链轮棘轮盘,棘轮盘与刹车传动轮301同体,固装在传动轮上的大链轮通过链条,把动力传递至车后轮轴承套右端之小链轮;只要后轮向前滚动,后轮之小链轮通过链条,带动大链轮及与之固装的传动轮301转动,大链轮棘轮盘之棘轮打滑,转动的传动轮301,为自动振荡点刹提供动力;箱体前倾板弯折两翼,上下开两对对通孔,将尼龙轴承嵌入左侧上通孔,左端大并带轴肩、中间带键的尼龙销轴,从左端轴承孔中插入,穿进带键槽的传动光轮304中心孔,然后,从右侧上通孔将轴承套套装进去,挤住传动光轮304,并用挡圈将尼龙轴承套及尼龙销轴轴向限位,右侧外伸之销轴有键槽,安置行星过渡轮小机构A,轴伸右端末梢用螺母、销钉固装,该小机构A由槽形构件A,外圈模压聚胺脂材质、其中心黄铜轴两头带轴肩的行星过渡轮A322,传动轮323,尼龙嵌装套筒、二对尼龙轴承锁套及弹簧、刹车钢丝组成,槽形构件A两翼前后向开二对对通孔,前端对通孔,安装尼龙轴承锁套,两翼中间夹带键传动轮323,套装在上述尼龙销轴右端轴伸,槽形构件A后端对通孔之间安置带黄铜芯轴的聚胺酯轮A322,聚胺酯轮A322居中,两侧通孔嵌装二个不透尼龙轴承锁套,然后在槽形构件A两翼内侧用四个锁圈嵌入轴承套外圆环槽内,将两对轴承套定位,轮被轴向限位,安装完毕,小机构A及聚胺酯轮A322可绕套装于尼龙销轴轴伸之传动轮323旋转,转动聚胺酯轮A322,传动轮323及尼龙销轴反向旋转,上述二轮与棘轮盘一体的传动轮301对应在一条线上,槽形构件A顶面中后部位有孔,嵌装尼龙套筒,套筒顶部中心有孔,筒中安置小弹簧,簧的底部用垫圈兜住,垫圈底部与刹车钢丝焊死,刹车钢丝向上穿过弹簧,从嵌装尼龙套顶孔中穿出,穿入捆绑于车身箱体、前斜梁右侧的钢丝套管,刹车钢丝末端与车把左刹闸连接;带轴伸的尼龙销轴正下方,箱体前倾板折弯两翼的对通孔上,安置不透黄铜轴承锁套,锁圈用尼龙材质制成,从两翼内侧嵌入轴承套外圈预制的环槽内,使其不得松脱,两个不透黄铜轴承锁套之间,安置扁圆钢制短轴,其轴两端车圆,扁圆轴中间安置中心带扁圆孔铸件、外圈模压聚胺酯材质的传动轮305,轮305两旁,安置属于刹车支架前向端、带内扁圆孔的连接头,内扁圆方向与连接头后伸的四方头方向一致,从而使与之连接的扁圆轴刚度最佳,安装以后,中心带扁圆孔铸件的聚胺酯传动轮305与上述光轮304啮合良好;刹车支架方管套在四方头上,用塞焊将两者固装,两根平行方管向后延伸,用斜向加强筋彼此焊死,使之不易变形,支架中间两外侧,焊装两侧耳,方管后端焊接于刹车轮架的上方内侧,刹车轮架为簸箕状弯角件,两端有侧耳,侧耳上打六方通孔,六方柱作为刹车轮芯轴从两侧耳的六方对通孔中穿过,两侧耳外侧则用不透端盖将六方柱轴端封住,轴不旋转,不透端盖通过螺钉拧装在轮支架内侧的内六方孔厚衬圈上,六方芯轴中段安置中间镶有六方孔金属铸件的六棱橡胶刹车轮,该轮两旁与轮架侧耳之间,各有一根短弹簧,当六棱橡胶刹车轮受侧向作用力时,其轮可沿六方芯轴左右窜动,当六棱橡胶刹车轮一边磨损后,可打开不透端盖,取出芯轴,将轮转动60°xn,n=1~5,六棱刹车轮剩下一面,3~4个末端带尖的螺钉固定于六方孔金属铸件上,专供结冰路面刹车之用,轮支架末端顶部,挂装从箱体后侧三角支架垂下来的拉伸弹簧下端;最高振荡频率,设定车后轮转一圈,点刹6次,欲改变振荡频率,则须变更各对传动付速比,另外,刹车轮触地摩擦时,两对传动付传动受阻而相对打滑,对减缓点刹频率,提高刹车有效性不可忽视;高速交流发电机安置于车身后斜柱之后的箱体顶盖平面上,用螺钉连接,其机身应在车身左侧,阻尼碳棒两端用绝缘胶木套装,用螺钉固定于箱内后部;电力制动还由行星过渡轮小机构B,右手闸及其上的触点开关连接的相关电路组成;行星过渡轮小机构B包括槽形构件B、滚花传动轮、聚氨酯材质模压的中心黄铜轴两头带轴肩的行星过渡轮B332,透孔和不透孔的嵌装式尼龙轴承锁套、轴承,尼龙嵌装套,小弹簧、垫圈,刹车钢丝;槽形构件B两翼前后向,开两对对通孔,其顶面中部开孔,安装尼龙嵌装套,该套顶部中央有小孔,套中安置小弹簧,底下有垫圈,捆绑于车身上横梁及后斜柱的钢丝套管、其中刹车钢丝从该套中央小孔穿入,通过弹簧,与垫圈底面焊死,刹车钢丝另一端与右刹闸连接,槽形构件B两翼后向对通孔之间安置带轴芯的聚胺酯轮B332,芯轴两边之轴肩,其肩直径比所安轴承外径略小,不透尼龙轴承套安装轴承后,从槽形构件B外侧插入两侧通孔,超过轴肩,直至离开轮边稍有间隙,然后,在槽形构件B两翼内侧用锁圈嵌入轴承套外圈预制的环槽内,将轴承套锁住,轮、轴轴向限位,雨水、杂质拒之;槽形构件B两翼前向对通孔,按同样方法,嵌装透孔式尼龙轴承锁套,两翼中间夹传动滚花轮333,轮内孔有键槽,带键套在发电机外伸轴上,然后通过螺母,销钉锁紧,槽形构件B其两翼张口处连接强固,电机轴加粗,以提高可靠性,安装以后的聚胺酯轮B332及滚花传动轮啮合良好,槽形构件B及聚胺酯轮B332可绕滚花传动轮旋转,转动聚胺酯轮B332,滚花轮及发电机轴反向转动,小机构B之二轮与车后轮在一条线上;蹬踏行星齿轮变速传动机构由尼龙定子内齿圈,3~4个尼龙行星轮及芯轴,右侧端面带牙嵌齿的行星轮盘,左端面带牙嵌齿的中心齿轮空心轴,兼作输出轴,传动轮301与棘轮盘同体,并连接大链轮,带左右牙嵌孔且内孔带键槽的变速套、拨盘、拨叉、细螺杆、两种缓冲弹簧、滑杆、连接块,带键曲柄中心轴,左右端盖、轴承、滚珠组成;该机构的内齿圈上部呈平面,倒置嵌装在车身中下部箱体顶面槽形板凹槽中,并用螺钉固定在槽板两翼,左右尼龙端盖带定位止口,固定在内齿圈两侧,从而形成封闭空间,内齿圈顶面中心螺孔,注入润滑油,然后封装,使腔中运行件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蹬踏行星齿轮变速机构2在图1中表示所在位置,其结构如图2所示,中心齿轮空心轴左端为中心齿轮并带肩轴,右端盖中心轴承孔右侧车成台阶兼作轴承盖,轴承置于右端盖中心,中心齿轮空心轴从左向右打入大轴承孔,由轴肩限位,中心齿轮空心轴右端细牙螺纹,安装棘轮衬套,在衬套上安装棘爪、弹簧钢丝,棘轮盘与传动轮301同体,然后在301轮上固装大链轮,细牙螺纹右末端,拧装棘轮盒盖,将棘轮盘内的滚珠封住,棘轮衬套左端面凸圆环槽,充填滚珠,从而中心齿轮空心轴被左右限位,其中心孔两端,安置一对轴承,右端带轴肩的曲柄中心轴从右向左插入这一对轴承孔,左轴承由曲柄轴上的挡圈和中心齿轮空心轴内孔之台阶限位,曲柄中心轴右轴承由固定于棘轮盘盒盖右端的轴承盖封装,从而曲柄中心轴被左右限位,然后依次在曲柄中心轴上安置键、右端凸圆上有牙嵌孔的变速套,继而将低速缓冲弹簧,组装好的带黄铜衬套的行星轮盘,滑动配合套于变速套外圈,使3~4个行星轮妥贴置于内齿圈与中心齿轮之间,并转动灵便,然后在变速套外圈,套装限位尼龙圈及左端盖,左端盖内孔开环槽填满滚珠,对左端外伸的变速套套上拨盘,并用螺钉固装;组装的行星轮盘,有3~4个行星齿轮,每个齿轮通过1~2个轴承安装在星轴右端,并用挡圈封装,星轴左端压入行星轮盘均布的3~4个孔中,靠星轴轴肩止位,左终端用螺母、销钉将星轴牢牢固装在行星轮盘上;低速缓冲弹簧及行星盘、左端盖之间的限位尼龙圈使难以左右限位的行星轮盘得以妥善安置;变速套右端的牙嵌孔径向轴向分二个层面,右层面直径略小,注塑成牙嵌孔,变速套右移,与中心齿轮空心轴左端面的牙嵌齿啮合,第二层面紧挨上述右层面,其牙嵌孔内径比第一层面牙嵌孔外径大,变速套左移,与行星轮盘右端面凸圆牙嵌齿啮合,二个层面的牙嵌孔相背,其机械强度大为提高;上述外伸之拨盘,外圆中间开环槽,左端盖外侧上部设有拨叉转轴支承,拨叉以该支承为依托,拨爪位于拨叉下端,二爪对称置于拨盘外圆槽中,拨叉上端向左外斜,上端部有长孔,变速细螺杆事先穿入该长孔,及箱体顶部槽形板左翼之孔,继而穿进位于箱内的连接头后端孔中,滑动配合,并套上高速缓冲弹簧,该簧末端通过螺纹及销钉固装弹簧塞,然后细螺杆末端从箱体顶面槽形板右翼孔中穿出,槽形板两翼之孔用塑料锁扣带孔封圈,使细螺杆滑动自如;连接头前端孔与上述后端孔平行,该连接头前端孔穿入滑杆,位置调正后,两者固装,滑杆贯通箱体顶面槽形板前向两翼,外伸两端用踢块封装,所贯通的两翼孔之左翼孔,用塑料锁扣带孔封圈,其右翼内侧则固装带孔固定座,滑杆穿行此孔,滑动配合,与该孔垂直的水平前后轴向孔相交处,孔径变小,使埋入的滚珠可探头而不掉,滚珠后面有小弹簧,其后有销螺钉与水平轴向孔之螺孔配合,将小簧与滚珠封死,与可探头之滚珠相对应的滑杆上,车弧状环槽,滑杆可左右移动,使行星齿轮变速传动机构分别进入两种状态,滑杆向右,探头滚珠嵌入环槽,则滑杆止动,为一种状态,滑杆向左则为另一种状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克明;赵淑华,未经朱克明;赵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1995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