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后缘襟翼收放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3860.X | 申请日: | 2009-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6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喻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3/50 | 分类号: | B64C3/50;B64C9/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梁瑞林 |
地址: | 710089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飞机设计技术,涉及对飞机后缘襟翼收放机构的改进。它包括机翼后梁和襟翼前缘桁条,其特征在于,由分别与机翼后梁和襟翼前缘桁条连接的外摇臂组件[1]、展向约束摇臂组件[2]和内摇臂组件[3]构成飞机后缘襟翼收放机构。本发明的整流罩尺寸小,结构简单,重量轻,空间利用率高,能满足襟翼气动效率要求。本发明将收放机构在收起位置时所占的机翼展向空间转化为在放下位置时襟翼的弦向位移,有效地解决了因襟翼收放机构整流罩尺寸过大而导致的飞机性能降低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后缘 襟翼 机构 | ||
【主权项】:
1、一种飞机后缘襟翼收放机构,包括机翼后梁和襟翼前缘桁条,其特征在于,有一个外摇臂组件[1]、一个展向约束摇臂组件[2]和一个内摇臂组件[3],上述3个摇臂组件分别与机翼后梁和襟翼前缘桁条连接,构成飞机后缘襟翼收放机构;(1)外摇臂组件[1]由第一导轨滑块机构[4]、外摇臂支座[5]、带减速机构的第一驱动电机[6]、外摇臂转轴[7]、外摇臂[8]、控制臂[9]、第一球形铰链[10]和第二球形铰链[11]组成;第一导轨滑块机构[4]的导轨沿翼展方向固定在机翼后梁上与襟翼外端面对应的位置,外摇臂支座[5]固定在第一导轨滑块机构[4]的滑块上,外摇臂[8]的前端通过外摇臂转轴[7]与外摇臂支座[5]形成铰链连接,外摇臂转轴[7]与安装在外摇臂支座[5]上的、带减速机构的第一驱动电机[6]保持传动连接,外摇臂[8]的回转平面与飞机构造水平面平行,外摇臂[8]的后端通过第一球形铰链[10]与襟翼前缘顶部桁条靠近襟翼外端面的位置连接,在外摇臂[8]的下表面靠近襟翼端的附近有一个斜耳片[8a],该斜耳片[8a]与外摇臂[8]回转平面的夹角α=30°~60°,该斜耳片[8a]上有销孔,控制臂[9]的一端有双耳片[9a],该双耳片[9a]通过控制臂转轴[9b]与斜耳片[8a]形成铰链连接,并且控制臂转轴[9b]的延长线通过第一球形铰链[10]的中心,控制臂[9]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球形铰链[11]与襟翼前缘底部桁条靠近襟翼外端面的位置连接;(2)内摇臂组件[3]由内摇臂支座[12]、带减速机构的第二驱动电机[13]、内摇臂转轴[14]、内摇臂[15]、第三球形铰链[16]和第二导轨滑块机构[17]组成;内摇臂支座[12]固定在机翼后梁上与襟翼内端面对应的位置,内摇臂[15]的前端通过内摇臂转轴[14]与内摇臂支座[12]形成铰链连接,内摇臂转轴[14]与安装在内摇臂支座[12]上的、带减速机构的第二驱动电机[13]保持传动连接,内摇臂[15]的回转平面与外摇臂[8]的回转平面平行,第二导轨滑块机构[17]的导轨固定在襟翼前缘靠近襟翼内端面的位置,内摇臂[15]的后端通过第三球形铰链[16]与第二导轨滑块机构[17]的滑块连接;(3)展向约束摇臂组件[2]由展向约束摇臂支座[18]、展向约束摇臂轴[19]、展向约束大臂[20]、连接轴[21]、展向约束小臂[22]和第四球形铰链[23]组成;展向约束摇臂支座[18]固定在机翼后梁上与襟翼中部对应的位置,展向约束大臂[20]的前端通过展向约束摇臂轴[19]与展向约束摇臂支座[18]形成铰链连接,展向约束大臂[20]的后端通过连接轴[21]与展向约束小臂[22]的前端形成铰链连接,展向约束小臂[22]的后端通过第四球形铰链[23]与襟翼前缘桁条的中部连接,展向约束摇臂组件[2]的回转平面与飞机的对称平面平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4386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隧道窑生产磷酸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酒后控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