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污泥处置的分散式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54285.3 | 申请日: | 200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4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蒋轶锋;陈建孟;陈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1/7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冷红梅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兼具剩余污泥处置功能的分散式污水深度处理装置。该一体化装置为一个底部呈锥形的圆桶体,由竖向平行隔板将其分割成互相连通的臭氧溶胞区、生化反应区、沉淀区、过滤区等四个功能区。污水直接流入淹没式生物膜生化反应区,其中大部分溶解性污染物被降解去除;处理后的污水经过沉淀区的泥水分离后,进入过滤区被进一步处理;沉淀后的少量剩余污泥,由锥底排泥系统被间歇性送至臭氧溶胞区进行污泥细胞破解,其释放的胞内物在下一次进泥时被排除进入生化反应区,作为二次底物与污水一道被生物膜降解利用。本发明装置构造简单、功能紧凑,适用于小流量、中低浓度的分散式污水的脱氮除磷和污泥减量,可实现污水和污泥的一体化处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处置 分散 污水 深度 处理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集污泥处置的分散式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桶体结构,桶底呈倒锥形;所述桶体内部被竖直的平行排列的下沿封底半隔板(5)和下沿留空半隔板(6)分割,所述下沿封底半隔板(5)和下沿留空半隔板(6)分别和桶壁密封连接;所述下沿封底半隔板(5)的下沿与桶底密封连接、上沿留有工作距离;所述下沿留空半隔板(6)的下沿留有工作距离、上沿与桶壁的上沿平齐;所述桶体内部依次被下沿封底半隔板A1(5-1)、下沿留空半隔板B1(6-1)、下沿留空半隔板B2(6-2)、下沿封底半隔板A2(5-2)、下沿留空半隔板B3(6-3)分割,所述下沿封底半隔板A1(5-1)的上沿高于下沿封底半隔板A2(5-2)的上沿高度,所述下沿留空半隔板B1(6-1)、下沿留空半隔板B2(6-2)、下沿留空半隔板B3(6-3)的下沿等高;所述下沿封底半隔板A1(5-1)和下沿留空半隔板B1(6-1)之间设置进水管(12);下沿封底半隔板A1(5-1)与桶壁和桶底围成臭氧溶胞区(1),下沿封底半隔板A1(5-1)、下沿留空半隔板B2(6-2)和桶底围成生化反应区(2),下沿留空半隔板B2(6-2)、下沿封底半隔板A2(5-2)和桶底围成沉淀区(3),下沿封底半隔板A2(5-2)与桶壁和桶底围成过滤区(4);所述的桶体倒锥形底部的锥底部位位于所述的生化反应区(2)底部;所述臭氧溶胞区(1)为鼓泡型接触反应柱、臭氧溶胞区(1)相应的底部设置有微孔曝气装置(7);所述生化反应区(2)在下沿留空半隔板B1(6-1)与下沿留空半隔板B2(6-2)区间内挂有生物填料(9)、生化反应区(2)相应的底部设置有穿孔曝气装置(8);所述过滤区(4)内填充氮磷吸附型生物滤料(11)、上部设置有出水管(1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5428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盆钵盘
- 下一篇:塑木复合花箱收口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