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0m折线配筋混凝土T梁先张法施工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57106.1 申请日: 2009-12-22
公开(公告)号: CN101748681A 公开(公告)日: 2010-06-23
发明(设计)人: 姜天鹤;钟跃平;郑锦华;陈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省大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1D2/00 分类号: E01D2/00;E01D21/00;E01D101/28
代理公司: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代理人: 吴秉中
地址: 310012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50m折线配筋混凝土T梁先张法施工工艺,桥梁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包括如下工艺步骤:地基处理;台座设计、制作;反力梁设计、制作;张拉横梁设计、制作;抗拨桩的设计与施工;弯起器的制作及预埋;钢铰线张拉连接器设计制作;钢筋加工、绑扎;钢铰线下料与穿束;预应力筋张拉;模板制作与安装;砼浇筑、养护;预应力筋放张;T梁出坑、安装。本发明能解决大跨度折线配筋混凝土T梁预应力张拉施工中诸多难题,填补国内该项技术的空白,整套施工工艺流程及相关控制参数的设定科学、合理,能满足设计和施工对质量、安全等要求,操作指导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大型建筑物、桥梁、码头等工程中类似大跨度折线先张法T梁、箱梁等结构中钢铰线张拉施工。
搜索关键词: 50 折线 混凝土 梁先张法 施工工艺
【主权项】:
50m折线配筋混凝土T梁先张法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地基处理:包括预制场地的布置,根据预制场的布置要求,在台座中间区域,根据生产T梁的荷载,对原有地基进行地基基础处理,在台座两端,由于预应力放张后T梁起拱而引起的两端集中受力,需对台座端部的基础进行处理,保证台座在T梁放张起拱后不受损坏;同时,合理布置材料、设备运输道路、施工用水、用电、场内排水的作业条件;2)台座设计、制作:T梁预制底模采用固定式混凝土基础钢底模,即预制台座,台座底座按设计要求设置反拱,按T梁底宽先用角钢定位,按反拱要求调整后固定,角钢与台座采用预埋钢筋连接固定,复核正确后采用C30砼进行浇筑,同时及时对表面进行找平,便于铺设钢板底模,台座表面下方8cm处,按每一米间距埋设Φ25内径的PVC管,用于钢模板固定螺杆的穿设;3)反力梁设计、制作:在台座两侧各设一根长度达51m,断面为900mm×500mm的钢筋砼反力梁,间距为4~4.5m;4)张拉横梁设计、制作:采用钢横梁结构形式,设计计算时,应着重考虑计算张拉横梁的整体刚度、挠度能否达到张拉应力的要求,同时,由于预应力筋比较集中,上下左右的间距只有5cm,对于穿束部位开孔后的钢横梁,有效断面锐减,必须要进行局部刚性和应变的设计计算,保证该局部位置的刚度能够满足预应力张拉施工的要求,张拉横梁须安装在固定支架上,便于整体张拉时钢横梁的整体水平侧向滑移;5)抗拨桩的设计与施工:抗拨桩设在折线钢铰线弯起点下方,通过弯起器装置和导向板,以保证钢铰线在弯起点的定点位置准确无误;抗拨桩采用钻孔桩或钢筋混凝土重力墩,抗拨安全系数1.5倍以上,抗拨桩顶部预埋10mm厚钢板,便于安装弯起器;钢板采用Φ20螺纹钢与桩身主筋连接,由计算确定螺纹钢的数量,防止预埋件在预应力筋张拉时被拨出,为了便于反拉装置的安拆和施工操作,抗拨桩处设置1.5m×1.0m×1.0m的工作坑;6)弯起器的制作及预埋:弯起器由钢转轴底座、销子、转向板、导向板组成,弯起器装置由两部分组成,包括埋入梁体的一次性使用部分和梁体下方连接用的可重复使用部分,一次性使用部分包括转向板、导向板,重复使用部分包括钢转轴底座、销子,导向板与转向板组合成十字形钢结构,在钢绞线弯起点设置预埋件,弯起器与预埋件连接;7)钢铰线张拉连接器设计制作:在张拉横梁部位采用精轧螺纹钢,端部用螺锚固定,精轧螺纹钢与钢铰线则采用专用连接器进行连接;8)钢筋加工、绑扎:钢筋在制作车间集中下料、弯制、编号分类堆放,下料完成后,进行分节制作,每节9米,安放到台座后连接成整体,然后进行钢铰线穿束、定位;9)钢铰线下料与穿束:每片梁均按照直线束、弯起束钢铰线的计算长度进行精确下料,下料后及时穿束施工;10)预应力筋张拉:张拉程序为0→30%→60%σк→100%σк(持荷2min锚固),两边同时对称张拉,张拉共分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弯起束张拉至30%,第二阶段为直线束张拉至30%,第三阶段为直线束张拉至60%,第四阶段为弯起束张拉至60%,第五阶段为直线束张拉至100%,第六阶段为弯起束张拉至100%;从0~60%阶段采用单根张拉,从60%~100%侧采用整体张拉,张拉时分别采用QYC270型、YDC2500型、YDC5000型液压千斤顶,待整体张拉至100%后采用机械千斤顶作临时固定;11)模板制作与安装:采用定型钢模,纵向单节长度为6m,面板采用δ10钢板,用∠63×40的角钢构成加固框架,以确保强度、刚度和平整度满足施工规范、设计要求,相邻两块模板采用楔形搭口,对拉螺栓连接,端模板在放张后方可脱离,须与侧模分开单独成型;12)砼浇筑、养护:梁体砼采用分层浇筑,层厚控制在30~40cm,在预应力筋区域,采用单一的附着式振捣器振捣密实,对于预应力筋外的区域,则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附着式震动器相结合的方法振捣密实,梁体砼终凝后即开始养护,养护时采用覆盖无纺布浇水的方式,养护期间,梁体表面必须保持湿润状态;13)预应力筋放张:预应力筋放张须按设计要求,梁体砼强度达到90%以上,每榀梁放张的砼强度要基本一致,由试验室及时对试块进行试压确定,且强度不宜过大,防止T梁放张后的起拱度误差过大,在预应力筋整体放张前,须采用弯起装置先释放弯起点的下拉张应力,然后采用YDC2500型、YDC5000型液压千斤顶对直线束和弯起束进行整体放张,放张采用分级放张,放张过程必须做到左右、两端对称与同步进行;14)T梁出坑、安装:采用龙门吊进行抬吊出坑与安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大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大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5710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