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57584.2 | 申请日: | 200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4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郭强;周旭;龚峻松;周军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41/14 | 分类号: | B01J4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张利萍 |
地址: | 05602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采用苯乙烯-双键交联剂的高分子材料为载体,通过氯甲基化和胺化反应后,再将有机胺固定在载体上,得到阴离子交换树脂;本发明能克服活性炭等吸收剂吸收率低,吸收容量小等缺陷,且不会因为空气的湿度而影响二氧化碳的吸收率,吸收完毕后可以用热空气再生。可运用于二氧化碳吸收设备和其他需要吸除二氧化碳的设备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阴离子 交换 树脂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为:1).制备载体;以苯乙烯为单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添加致孔剂,致孔剂为100号汽油,或液体石蜡、异戊醇与甘油、甲苯其中之一的混合物,液体石蜡、甲苯、异戊醇比例为体积比1∶0.5~2∶0.5~2,或者液体石蜡、甘油、异戊醇比例为1∶0.5~2∶0.5~2;单体、交联剂与致孔剂的体积比为1∶0.1~0.25∶0.1~0.4;分散剂是浓度为0.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浓度为0.5‑1.5%的聚乙二醇;引发剂是浓度为0.1‑1%的过氧化苯甲酰;在80~120℃温度下进行油相和水相的悬浮聚合8小时以上;油相是包括苯乙烯、二乙烯苯、致孔剂的部分,水相是包括分散剂水溶液的部分;油相和水相的体积比为:1∶2~8;油相中成份的重量比为:苯乙烯占50%~90%交联剂占3%~20%致孔剂占2%~30%引发剂占0.2~0.5%水相中的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者聚乙二醇占0.5~2%;上述悬浮聚合物用搅拌器在70‑250转/分钟速度搅拌后经洗涤、抽提后,得到高分子大孔结构的苯乙烯共聚物载体,其物理形态粒径为0.25~1.2mm的白色小球,简称为载体;载体内部分布着大量的微孔;2).氯甲基化;以浓度为40‑70%氯甲醚作试剂,在50~60℃下,浸泡载体,载体与氯甲醚的体积比为1∶2‑5倍,加入氯化锌,氯化锌与氯甲醚之间的质量百分比为1%~10%∶100%;搅拌器在70‑200转/分钟搅拌,做催化剂反应5小时以上;取出清洗3遍以上,得到氯甲基化的高分子大孔结构的苯乙烯共聚物载体,简称氯球,物化特征颜色仍然为白色,呈酸性,有刺激性气味;3).胺化反应;以浓度为80%以上的乙醇、四氢呋喃、甲缩醛之一做有机溶剂,浓度为80%以上的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和多乙烯多胺,其胺数大于5的复配液做胺化试剂,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和多乙烯多胺的比例关系为1∶0~1.5∶0~1;将氯球放入反应器,放入有机溶液浸泡溶胀1小时以上,滴加胺化试剂,用0.5~2小时加完,搅拌器在70‑250转/分钟搅拌反应溶液;反应温度为0~70℃,反应时间3~8小时,过滤后用蒸馏水将产物洗到中性;反应得到阴离子交换树脂,颜色为淡黄色,粒径为0.25~1.2mm圆形的小球;接着进行后处理,即在反应完毕后用水溶剂对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浸泡处理,水溶液指DBH2O与碱性物质、盐类、糖类等亲水化合物之一构成的,浓度为1‑20%,用量为阴离子交换树脂的2‑6倍,浸泡的时间为5小时以上,最终得到优化后的阴离子交换树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5758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度保持和调整装置
- 下一篇:双焊炬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接小车及自动焊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