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卷烟烟气体外染毒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72251.7 | 申请日: | 200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1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尚平平;李翔;聂聪;赵乐;彭斌;刘惠民;谢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姜振东 |
地址: | 450001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改进的卷烟烟气体外染毒方法,采用卷烟烟气气相部分(GVP)与粒相部分(TPM)混合后进行体外染毒试验,来评价卷烟烟气的生物学效应,具体方法如下:a、烟气粒相部分与气相部分收集,b、粒相部分与气相部分混合,c、体外染毒:将1∶1的配比的TPM+GVP稀释到不同浓度梯度,通过体外染毒的方法来进行细胞毒性试验、微核试验及Ames试验。本发明的特点在于:通过吸收瓶来收集卷烟烟气气相部分,采用GVP结合TPM进行体外染毒的方式,可以全面真实的反映卷烟烟气的生物学效应,在以往TPM染毒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卷烟烟气气相部分的染毒,使体外染毒方法更接近于实际的卷烟烟气暴露情况。且染毒浓度易控,操作简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卷烟 烟气 体外 染毒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改进的卷烟烟气体外染毒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卷烟烟气气相部分(GVP)与卷烟烟气粒相部分(TPM)混合后进行体外染毒试验,来评价卷烟烟气的生物学效应,具体方法如下:a、烟气粒相部分与气相部分收集:通过吸烟机与剑桥滤片及气体吸收瓶相串连的方式分别收集烟气粒相部分和烟气气相部分,吸收瓶内加入磷酸盐缓冲液,并将吸收瓶置于含冰块的杜瓦瓶内,保证缓冲液在整个收集过程中低于4℃;b、粒相部分与气相部分混合:将剑桥片收集的TPM采用DMSO进行萃取,萃取浓度为10mg/ml,向吸收瓶中加入与萃取TPM所用DMSO体积相同的磷酸盐缓冲液,然后将TPM与GVP按1∶1配比;c、体外染毒:将1∶1的配比的TPM+GVP稀释到不同浓度梯度,通过体外染毒的方法来进行细胞毒性试验、微核试验及Ames试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未经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7225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防护罩结构
- 下一篇:纽扣孔锁边缝纫机